汉剑( 二 )


汉剑

文章插图
汉剑各部位名词解释剑格(剑镡、剑珥):亦称护手 。指剑身与剑柄之间比剑条稍宽的狭长部分 。剑璏:璏 , 剑鼻玉饰也《说文》 。穿繫于腰带上即可将剑固定于腰间 。剑珌:剑鞘末端的装饰物 。剑鞘(剑匣、剑室):收纳剑刃的器具 。汉·扬雄《方言》:“剑鞘自河而北 , 燕、赵之间 , 谓之室 。”汉代流行漆鞘 , 有木胎和麻胎之分 , 裹以鱼皮 , 涂以朱漆或连云黑漆 , 又贵者并镶珠嵌宝 。也有鞘璏一体的作法 。剑身:剑条本身 , 古代亦将剑体开刃段称为剑身 。可分为剑锋、刃部和茎部 。剑锋既为剑断尖利部分 , 亦称剑头 。剑刃则指剑侧锋利部分 。剑茎 , 亦为剑柄之古称 , 剑尾用于制柄的一段不锋利部分 。剑具装饰从海内外博物馆和私人收藏的实物分析 , 汉代钢铁剑的剑具和装饰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櫑具在大英博物馆保存着一把公元前3-2世纪的汉铁剑 , 全长达85CM , 虽然经两千余年的风雨 , 此剑品相仍保持完美 。装具、鞘柄和髹漆几乎原整无缺 , 是迄今存世外装保存最好的汉铁剑 。剑鞘、柄均为竹製 。首、镡、櫑、櫑硕大夸张 , 雕工精美 , 纹饰传神 。极其难得的是 , 这四件精美的装具完全为木雕 , 在汉武帝时 , 称作“櫑具剑” 。《汉书.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 , 带櫑具剑 , 应勛曰:櫑具 , 木櫑首之剑 , 櫑落壮大也 。”
汉剑

文章插图
这把汉剑与《汉书》的记载完全符合 , 亦是目前已知櫑具剑的唯一实例 , 珍惜无比 , 绝对是国宝级的藏品 。玉具在上海博物馆内保存着一把品相极其完美的西汉玉具剑 。目测此剑通长超过100CM , 剑身仅轻微鏽蚀 , 表面包浆圆熟 。剑茎扁平 , 宽度约为剑刃的一半 , 足够支撑大力劈杀而不至于断裂四件玉具与剑身 , 剑鞘契合牢固 , 本身完美无缺 。更加难得的是原件剑鞘也是基本得以保存下来 。此剑是典型的中原钢铁剑 , 造型修长 , 剑刃犀利 , 装饰古雅 。根据玉具的纹饰和剑身的造型等特点分析 , 应该为西汉早期中原贵族佩饰剑 。《说苑·反质》曾载:“经侯过魏太子 , 左服玉具剑 , 右带佩环 , 左光照左 , 右光照右 。太子不视 。经侯曰:‘魏国有宝乎?’太子曰:‘主信臣忠 , 百姓戴上 , 此魏国宝也 。’经侯应声解剑而去佩 。”这则故事反映出 , 当时贵族阶层多视玉具剑与玉佩饰为宝物 。至汉代时 , 此风更盛 , 并成为相互馈赠的礼物 。《汉书·匈奴传》载:“单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宫 , 赐玉具剑 。”《汉书·王莽传》亦载:“进其玉具宝剑 , 欲以为好 。”可见西汉时 , 仍以战国时流行的“世人之主 , 皆以珠玉戈剑为宝”(《吕氏春秋·侈乐》) , 以佩戴“玉具剑”为时尚 , 特别是加之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 , 所以汉代玉具剑上的玉质装饰物较之战国数量大增 。虽然造型、工艺基本继承了战国传统风格 , 而图案纹饰则更加新颖别致 。驳犀具驳犀具剑属于在汉代比较少见的一种佩剑 , 其名称见于《汉书·朱石传》等 , 考古实物则有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和南京大厂陆营汉墓等相关出土佩剑 , 前者剑身亦用角製成 , 后者则是装具採用角质装具 。《汉书·冯石传》载:定弟石 , 袭母公主封获嘉侯 , 亦为侍中 , 稍迁卫尉 。能取悦当世 , 为安帝所宠 。帝尝幸其府 , 留饮十许日 , 赐驳犀具剑、佩刀、紫艾绶、玉玦各一 , 拜子世为黄门侍郎 , 世弟二人皆郎中 。《谢承书》载:蛮夷叛逆作难 , 积恶放恣 , 镬中之鱼 , 火炽汤尽 , 当悉燋烂 , 以刷国耻 。朝廷以奉昔守南土 , 威名播越 , 故複式序重任 。奉之废兴 , 期在于今 。赐奉钱十万 , 驳犀方具剑、金错把刀剑、革带各一 。奉其勉之 。《东观汉记卷八·邓遵传》载:邓遵元国中为度辽将军 , 讨击姜虏斩首八百 级 ,得铠 、弩 、刀 、矛 、战盾 、匕首二三千枚 ; 破匈奴 ,得釜镬二三千枚 、 匕首三千枚诏赐马父犀剑。《东观汉记·陈遵传》载:陈遵破匈奴  , 诏赐驳犀剑 。金银具从出土事物来看 , 汉代中原贵族钢铁剑在剑身和剑具上错鎏金银者较少 , 而配装纯金银具者更加稀罕 。前者多为王侯显贵的日常佩剑 , 是身份和等级的标誌;后者则多为短剑或匕首 , 即供随时赏玩又可以贴身卫体 。但无论何种形知和功用 , 均极其华美 , 绚烂夺目 。铜具櫑具、玉具和金银具钢铁剑 , 大多为为舆服佩剑或权贵饰剑 , 与铜具剑形制无二 , 唯以装具用料做工显示其显贵 。从出土实物来看 , 汉代中原普通钢铁剑 , 大多数採用无装饰的素铜剑具 。这些剑或是装备军队的实战兵器 , 或是普通人日常防身的佩器 , 实战与日常佩戴用剑在汉朝并不非此即彼、泾渭分明 。剑体上所装剑首、剑格普遍以铜铸成 。这是因为铜便于铸造形 , 易于磨光装饰 , 比钢铁更具审美价值 。所以直至今天 , 刀剑上的附属档案仍多以铜製 。一般剑格为“凹”形 , 少量为平“一”字形 。茎末剑首通常为圆盘形 。古剑神采剑 , 古之圣品也 , 至尊至贵 , 人神鹹崇 。乃短兵之祖 , 近搏之器 , 以道艺精深 , 遂入玄传奇 。《释名.释兵》曰:“剑 , 检也 , 所以防检非常也 。”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帅”的美称 。古代的剑是长条形 , 前端尖 , 后端安有短柄 , 两边有刃的一种兵器 。因其携之轻便 , 佩之神采 , 用之迅捷 , 故历朝王公帝候 , 文士侠客 , 商贾庶民 , 莫不以持之为荣 。剑与艺 , 自古常纵横沙场 , 称霸武林 , 立身立国 , 行仁仗义 , 故流传至今 , 仍为世人喜爱 , 亦以其光荣历史 , 深植人心 , 斯可历传不衰 。在武行中剑多作为防身性兵器 , 由于携带美观 , 所以名士贵族多佩剑 , 久而久之剑被大众视作有智慧、有内涵、有身份的兵器 。剑修长光洁的形态颇具优雅气质 , 自古还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睐 , 不仅以剑抒怀作诗咏叹 , 更佩带操练 。战国时代的冯谖与汉初的韩信 , 虽贫至无食 , 也仍然随身携带 。一把剑 , 尤其是一把好剑 , 应该是刚柔并济;刚 , 其利断金 , 无坚不摧;柔 , 环曲不折 , 游刃有余 , 甚至可以盘起来围在腰间 。剑的精妙和几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蕴 , 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刚柔并济 , 厚积薄发的武学文化内涵 。中国的刀剑文化与侠客文化一脉相承 , 也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文化 。李白的《侠客行》吟诵道:“十步杀一人 ,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 , 深藏身与名” 。剑不出鞘的时候并不是杀人的武器 , 而且普通的非常不起眼 , 甚至可以深藏身与名;但是剑一旦出鞘 , 则呼啸杀气 , 十步一屠戮 , 丝毫也不含糊 。其实武学大师也有剑的品质:真正的武学高手并不张狂 , 而张狂的往往不是真正的高手 , 这就是中国的儒家文化 。“藏”与“显”的哲学即蕴涵其中 。汉剑渊源首先应该明确 , 汉剑是一款适合战争需要的战场使用剑 。汉剑的兴起是由于钢铁冶炼工艺提高后使剑的性能产生飞跃式发展 , 逐步替代青铜剑在战场上的作用 。出土文物和今人仿造品相对比 , 更令人讚叹汉代工匠们高超的铸剑技术 。汉剑的兴起中国的铁质武器其实出现的很早 。1990年河南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中的西周晚期2001号大墓发掘出一柄铜茎玉柄铁剑 , 此剑採用块炼铁锻冶而成 , 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一柄铁剑 。但是由于钢铁冶炼技术的缺乏 , 铁剑一直没有对铜剑的主导地位产生影响 。直至战国中晚期 , 楚、燕等国才较多的开始使用铁剑 , 此时铁剑的剑型也开始发展为1米左右的长剑 , 逐渐动摇了铜剑的主导地位 。秦汉是为铜铁过渡阶段 , 由于青铜剑技术相对成熟 , 秦军佩剑仍以青铜为主 。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恢复 , 特别是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以后 , 钢铁冶炼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汉初 , 铁质农具已经伴随牛耕开始普遍使用 。西汉中晚期 , 铁的产量猛增 , 冶炼技术发展迅速 , 质量也显着提高 。冶炼技术的提高使长铁剑成为可能 , 汉剑迎合战场需要 , 不断往锋锐狭长的方向发展 , 在西汉时期全面取代铜剑(钢铁兵器的硬度和韧度都明显优于青铜) , 与此同时 , 铁製品的兴盛也使战场兵器全面由铁製品主导 。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早期 , 铜剑彻底被铁剑所淘汰 。冶炼技术的发展客观地说 , 铁在汉朝是关乎国家兴衰的重要产品 , 铁质兵器的大量製造和使用关係到国计民生、军备国防 , 制铁业成为特别重要的经济部门 , 极受统治阶级的重视 。西汉的铸铁术相当发达 , 这些技术甚至通过张骞等使节传到西域当地 , 极大地促进了西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铁器关係到国计民生、军备国防 , 制铁业成为特别重要的经济部门 , 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 。西汉初期 , 各地制铁业多被控制在诸侯王及富商手中 。汉武帝时 , 在各地置铁官 , 垄断全国的制铁业 , 并实行专卖政策 。东汉前期承袭西汉制度 , 冶铁业仍由国家专营 。但豪强地主势力强大 , 私设工场 , 自造铁器 , 官府不能禁止 。章和二年(公元88) , 和帝即位 , 宣布盐铁开禁后 , 铁业由西汉的国家专卖转为豪强地主私营 。水利鼓风炉的发明 , 大大提高了冶铁效率 。东汉时期铜剑彻底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