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 四 )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西兴古镇西兴古镇是浙东运河的西端起点,基本定型于明代 。其中有为数众多的“过塘行”经营运河运输业务 。
慈城古县城是原宁波府慈谿县县治所在地,始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保存了典型的江南县城格局 。
其他遗蹟西兴过塘行位于西兴,承担人货中转业务 。出现于明代万曆年间,清末民初最为繁荣,曾有72家半,抗日战争时过塘行衰败,截止2013年部分建筑为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
鉴湖位于绍兴,开挖于东汉,曾经承担运河蓄水泄洪的重要功能 。南宋以后由于开垦,湖区面积逐渐萎缩,这一功能不复存在 。
平桥水则碑位于宁波,建于明代,石碑没入水中,上书一“平”字,是宁波河网的水位观测设施 。
文化影响在梁祝传说中,梁山伯寻找同门师妹祝英台便是取道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西段由于李白、杜甫、贺知章、王维等四十余位唐代着名诗人造访,而与曹娥江、剡溪、天姥山、天台山等构成“浙东唐诗之路” 。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浙东运河-宁波段唐代之后,一直到近代,陆游、范成大、秦观、朱彝尊、鲁迅等着名文人途径浙东运河,留下不少传世作品 。1488年,朝鲜官员崔溥曾由于暴风漂流到中国台州,后从宁波经浙东运河到杭州,再经京杭大运河取道北京回国,将沿途见闻写成《漂海录》,成为研究中国明代国情的重要资料 。保护开发建设整治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浙东运河河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浙东运河经历了数次整治,疏浚航道,同时新增附属设施,以便利运输和灌溉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2007年颁布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中,浙东运河-京杭运河是长三角航道网路中的骨干线 。浙东运河的改建提出于1983年,当时,经过局部改建,运河的通行能力仅为40吨 。2002年,针对原有运河堰坝多,通航吨位小,不能应对现代物流需要的缺陷,浙东运河改建工程启动 。改建的浙东运河以四级航道(通行500吨级货轮)为标準,西起钱塘江西岸的三堡船闸,依次流经钱塘江、浦阳江、西小江、曹娥江、四十里河、姚江、甬江,在甬江口注入东海 。工程共兴建桥樑130余座、船闸8座,并改建沿线铁路、公路、受影响建筑物和通航标誌 。2009年9月,工程全部完成,成为中国大陆历史上单项工程投资规模最大的内河改造建设项目 。在完工前的2007年12月,运河已经部分建成通航,杭州段和绍兴段已经成为繁忙的水道 。但宁波段由于姚江上桥樑大都达不到通航要求,改建投资巨大,运河宁波段迟迟未能通航,曾引起中国大陆不少媒体的关注 。申报世遗2006年,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启动 。最初,这一计画仅仅包括隋唐运河和明清运河 。在有关专家和媒体的推动下,2008年11月,浙东运河被纳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计画 。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表示,浙东运河加入大运河申遗使得大运河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洛阳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而这形成了“一个必然存在的文化、商品、信息的大的交通、一个大的循环” 。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浙东运河-萧山段 根据2011年“大运河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通过的“全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浙东运河主线河道和西兴过塘行及码头、清水闸、永丰库遗址、宁波水则碑、宁波庆安会馆5个遗产点被列入“立即列入项目” 。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阴阳河2014年7月7日中午,绍兴市东湖风景区内东湖水是黛青色,水质清澈,鱼翔浅底,游船在湖中蕩漾,风景如画 。而堤坝另一侧,一墙之隔的浙东古运河则呈黄色,似一条暗黄的带子从清透的东湖边擦身而过 。两者反差明显,被网友戏称为“阴阳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