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运河( 三 )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浙东运河永兴闸俗称龙口闸,位于西兴,距萧山县治10里,为浙东运河西起点 。原为堰坝,万曆十五年改为闸,用于阻挡钱塘江潮水 。今存遗蹟 。
曹娥堰位于曹娥江西岸,距绍兴府城90里 。原为闸,今存堰坝 。1990年时设升船机 。
梁湖堰位于曹娥江东岸,沟通曹娥江和四十里河,历史上曾多次迁移 。现址位于梁湖镇外梁湖村,由于杭甬运河改建,此堰坝已不再使用 。
通明堰位于上虞丰惠镇,附近有北堰和南堰,今存遗址 。
清水闸位于上虞蒿坝镇,南宋嘉泰年间建清水闸桥,下设斗门,此后历代重修 。
斗门闸位于余姚市,记载见于南宋,老闸现存但已不再使用,1983年建升船机,与老闸一起反映运河水利设施的演进 。
下坝位于余姚市,又名大江口坝,距余姚县城40里,沟通十八里河和姚江,曾为明代宁波至绍兴的必经之路 。今存遗址,1990年时建有升船机 。
西渡堰又名大西坝,位于宁波市鄞州区,始建于宋代,今址建于明代正统年间,联通姚江和西塘河,是古代明州城进京的重要通道,至今保存完好 。
截止2013年,这些堰坝被列入浙江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钱塘江与运河运口水利航运设施”、“曹娥江运口水利航运及服务设施”、“通明堰遗址群”、“驿亭——五夫水利航运设施”、“清水闸及管理设施”、“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等项目予以保护 。古纤道纤道是运河縴夫行走的道路,在浙东运河各个河段均有分布,但集中位于萧山和绍兴市境内 。浙东运河纤道始建于唐元和十年(815年),全长近百里,其中以钱清板桥至上谢桥的全长7.5公里的纤道保存较为完整 。浙东运河纤道具有单面靠岸和双面临水两种形式,后者又可分为实体纤道和石墩纤道 。双面临水纤道中常见哥一定距离设定桥樑用于船只通行,有“白玉长堤”之称 。截止2013年,位于绍兴市境内钱清镇板桥至柯桥街道上谢桥的纤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萧山纤道、绍兴渔后桥纤道、绍兴皋埠纤道、上虞纤道被纳入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桥浙东运河上古桥众多,且桥樑形式多样 。主要的桥樑形式有半圆拱、七折边拱、马蹄型拱、立交桥以及其他类型的桥樑 。不少桥樑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此之中,绍兴市境内的部分桥樑以绍兴古桥群的名义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浙东运河

文章插图
浙东运河-余姚通济桥八字桥位于绍兴市越城区,始建于南宋,现存桥樑加固于1982年 。桥樑跨越三条河道,两侧各设两条落坡 。
太平桥位于绍兴市,始建于万曆四十八年,重修于鹹丰八年,为单孔拱桥与八孔石樑桥结合 。桥下设有栈道,这种形式被认为是中国早期立交桥的代表 。
广宁桥位于绍兴市,始建于北宋,重修于明万曆年间,为绍兴现存最长的单孔七折拱桥 。
泾口大桥位于绍兴市柯桥区,由三孔马蹄形拱桥和三孔石樑桥组成,现有桥樑重建于清代宣统年间 。
通济桥位于余姚市,现今桥樑重建于清代雍正年间,为二墩三跨石拱桥,以大主跨而闻名,曾有“浙东第一桥”之称 。
古镇浙东运河沿线的许多城镇都与运河密切相关 。运河经过的城池有萧山、山阴、会稽、上虞(旧治)、余姚、慈谿(旧治)和宁波,各城池大都曾设定水门,以便利船只出入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运河沿岸城镇旧有的风貌多已不存在 。但一些古镇由于未经充分开发而保留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