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高宗李治为什么竟要杀长孙无忌?
李治对长孙无忌谋反一事最终同意许敬宗等人的话,将长孙无忌判为乱臣贼子,长孙无忌侍奉两朝帝王,辅政三十年,最终被亲侄子当作叛贼处死,原因很多,下面我简单的分析一下 。首先,长孙无忌遭到武则天的憎恶,原因在于长孙无忌虽深受皇室赏赐,但一直反对武则天摄政,成了武则天谋夺帝位的重大阻碍 。
另外在废除皇后这件事上长孙无忌也中立不言,虽说许敬宗多次劝说他投奔武后,长孙无忌每次都不给许敬宗好脸色,这又使他树下了另一个敌人——许敬宗 。而在后来的一系列政治斗争中,许敬宗成了执行谋害长孙无忌阴谋的主要人物 。武则天被封为皇后,长孙无忌自己也深感已处于危险境地,内心十分不安 。
而实际上,武则天已经秘密命令许敬宗寻找他的失误而乘机陷害他 。恰巧,此时有人告韦季芳、李巢成立朋党,密谋造反,朝廷派遣许敬宗抓捕他们,季芳在这过程中不小心被伤,被许敬宗抓住机会,诬蔑说“季芳欲与无忌构陷忠良近戚,使权归无忌,伺隙谋反 。
网络配图
李治听了大惊,认为亲舅舅绝对不会颠覆朝廷的,于是“舅为小人所间”,这个时候的李治还心念对舅舅的信任,但经过许敬宗的一番雄辩,李治就相信了谗言 。从这可以看出是许敬宗的强势的辩驳使李治不得不相信他的话 。
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李治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他不能很好地根据事实以及他对一个人的理解来看待事实,在这也就是他缺乏对舅舅长孙无忌的信任,缺乏主观判断能力,虽说许敬宗拥有强势的口才,旁征博引,令旁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话 。
另外我认为许敬宗之所以能说服李治处置长孙无忌,是因为他抓住了李治的弱点,即容易受他人影响,这也是武则天得以顺利地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原因,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辩驳后,心惊胆战,竟然“泣曰: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一个皇帝听完臣子的话,竟然哭泣,这足以看出李治是多么的软弱,内心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许敬宗充分利用了这一点 。
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故意恐吓李治,让他因害怕尽快处置长孙无忌,除去心头一恨 。许敬宗举例宇文化及颠覆隋朝;薄昭因犯杀人罪,汉文帝穿素服泣而杀之;王莽、司马懿权大位重,威胁朝政 。这三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威胁李治,另他知道不处罚长孙无忌的后果多么严重 。
实际上,在这点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身为一代帝王,不可避免的会十分注重权位,所有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谋反篡权之徒,篡权就意味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到破坏,此时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毫不留情地杀害的 。
李治虽说是软弱之人,但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他会变得十分清醒与明智,加上许敬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安危之机,间不容发”的威胁,李治这个软弱的皇帝也就相信了许敬宗的话 。
可能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怀疑,也许李治本身就想铲除无忌,但出于伦理的约束以及李治尚未掌握无忌的罪证,李治此时同意许敬宗的话事实上是因为许敬宗的诬蔑恰好符合李治的意愿所以他就将计就计,正好利用这次机会铲除眼中钉 。
如果这可能的话,也许是因为无忌掌握国家大权手握兵权,威胁到他的统治 。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不太同意 。因为首先从李治的性格上讲,李治生性软弱,缺乏帝王的风范,缺乏那种狠劲与果敢,他不是武则天,也许武则天在对待政敌上决不手软,但
网络配图
我们不能说李治有那种果敢与魄力迅速地对无忌采取措施 。李治的性格软弱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出,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话,竟然“泣曰:我家不幸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李治并非一个十分强悍的帝王,面对困难,面对政敌,他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要马上解决问题,而是愚蠢地在那哭泣,这未免有点愚昧,换了武则天,她势必会马上将敌手击败,丝毫不拖沓 。
- 唐朝时期的玄甲军真的存在吗?玄甲军究竟有多厉害?
- 宋少帝赵昺是怎么死的?赵昺生死之谜大揭秘
- 揭秘古代历史上最孤独而饱受争议的改革家是谁?
- 唐太宗特别反腐手段:金銮殿竟当众给贪官发奖
- 抬棺出征,收复新疆,功比汉唐,左宗棠不愧为晚清第一强人 乾隆时期历史之最
- 揭秘慈禧洗澡过程:洗到皮肤犹如20岁的少女
- 揭秘:三国时期诸葛亮用人的最大失误是姜维?
- 揭秘黄帝曾孙帝喾的女儿嫁给了一条狗
- 揭秘:江南首富沈万三被满门抄斩凌迟真相
- 揭秘鬼吹灯中的精绝古城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