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中长穗剑舞的穗法研究:历史传承与技艺探索 中国之最古风舞蹈视频

文|沽酒客a
编辑|沽酒客a
<<·——前言——·>>
长穗剑的发展经历了从最初作为实战辅助装备到逐渐演变为剑的附属装饰物,其表演性功能不断提升 。飘逸的剑穗和多样的穗花赋予长穗剑一种令人愉悦的独特魅力 。
我整理和提炼了戏曲和武术中的长穗剑元素,创造了具有中国古典舞审美特色的长穗剑舞教学训练组合 。其中的穗法训练组合具有独特的训练价值和审美趣味,能够体现和展示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审美特征和取向 。
<<·——长穗剑剑穗功能的发展演变——·>>
剑因其被誉为“百刃之君”和“百兵之帅”,自商代开始,我国文献资料中就有制剑的记载 。最早的剑并没有剑穗,后来人们在战斗中发现,尽管剑有剑柄和血挡,但杀敌过多后,血液会打湿剑柄,使人难以稳握剑 。
于是,战士们在剑柄后添加了一些布条,战斗时将布条绕在手上,以免剑从手中滑落,这就是所谓的“剑缰”,后来被称为剑袍,俗称剑穗 。剑穗的作用一般被视为装饰品,也是古代身份等级的标志(古时剑穗以颜色来区别级别) 。

迄今为止,最早发现使用剑穗装饰剑器的例子是在曹魏时期,“在河南省安阳曹操高陵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中明显可以看到两人同乘一艘舟,在其中一人手持兵器(根据形状可以确定为手戟),另一人则手持剑,并且剑的末端有剑穗加以修饰 。二人呈对峙状 。”
剑穗分为长短两种,短穗主要起装饰美化作用,在实战中没有实用性;而长穗除了美饰外,在实战中具有实用性 。长穗是一种柔软丝质的兵器,具有韧性,其运用包括吐、卷、甩、牵、引、搠、放、抖、断等技法 。
人们利用长穗的柔软特性和隐蔽性,可以将其缠绕对方的兵器,或者出其不意地击打对方的眼部、面部 。后来,甚至发展出在剑穗内暗藏七星钉、小钩等小型暗器,以增加实战威力,使剑穗具备独特的杀伤功能 。
剑穗从最初的实战辅助装备逐渐演变为剑的附属装饰物,表演性功能逐渐强化,逐步取代了实战功能 。现如今,剑穗的制作艺术越来越精美、华丽,尤其在表演中注重展现剑穗的穗花表演,追求剑穗飘逸之美 。
<<·——长穗剑舞的地位——·>>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是由李正一教授、唐满城教授等著名古典舞教育家带头实践,并在众多专家的指导下经过36次学术研究会和长达4年的科研实践而创建研发的一门新课程 。这是北京舞蹈学院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取得的重大科研和教研成果 。
该课程提取了中国历史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传统舞蹈的美学原则,经过现代人的发展创造,结合当代技术特点和审美特征,融合了戏曲中的程式化表演、舞蹈身段以及武术中的姿态和动势的劲力等基因,逐渐形成了古典舞基训教学实践中的身韵课程 。
身韵课程的诞生标志着中国古典舞进入了更加成熟的阶段 。同时,通过不断完善身韵课程的内容,也为后来中国古典舞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实际作用 。
对于一位出色的中国古典舞演员而言,扎实的基本功和出色的技术技巧是不可或缺的基石 。然而,除了这些,他们还需要掌握如何在表演中将舞蹈作品和形象展现得形神兼备、身心并用,以及如何将技术技巧发挥到极致,同时使基本功底摆脱机械性并具有一定的审美特点 。在这方面,身韵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处理手段 。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程的实施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和体系,其中主要包括徒手身韵、袖舞和剑舞这三个模块 。长穗剑作为古典舞教学体系的一部分已有相当长的历史,然而,在最初提出古典舞剑舞课程时,对于长穗剑舞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还存在严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