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中长穗剑舞的穗法研究:历史传承与技艺探索 中国之最古风舞蹈视频( 三 )


在长穗剑舞的穗法训练中,重要的是要在发力点上下功夫,即力量源自腰部,手和脚是力量的输出部分 。腰部是整个身体的根部,而手和脚则是末梢部分 。剑的根部位于腰部,力量从腰部发出,通过肩部和腕部的力流传递到剑身和剑穗上 。
由于剑穗较长,需要身法变化幅度大,对步法的前进、后退、转换和行进要求具备随势变换和轻灵敏捷的能力 。这样才能使剑法、穗法、身法和步法四者合为一体 。
长穗剑舞的特色在于挂撩、点刺、穿抹、云扫等动作环环相扣,变幻莫测 。剑穗随着剑的舞动而变化,整个舞蹈流畅自如,潇洒飘逸 。长穗剑时而如金蛇狂舞,时而如游龙翱翔天际,时而如轻风拂柳,时而如疾风雷电 。
剑法与穗法相承,形成连绵不绝的艺术形象,宛如长河飞瀑,行云流水 。这些特点体现了长穗剑舞的艺术特色 。
<<·——长穗剑舞穗法的审美特征——·>>
长穗剑的长穗具有独特的传统美学特征,被称为“悬垂之美” 。当舞者处于预备式时,剑穗向下悬垂 。这悬垂的剑穗首先表达了一种谦逊的德行观,要求舞者培养温文尔雅、德艺双馨的良好品行 。
其次,悬垂的剑穗虽然处于静止状态,却不是死水一潭,而是相对于长穗舞动时的飘逸流动状态而言 。它在静止中像大海一样平静,却蕴含着无法抗拒的巨大力量 。这种静止姿态宛如巍峨的大山,似乎能抵挡任何强大的力量的推动,同时又在静止中透露出勃发的生命气息 。
刚柔作为动作特征的两个极端,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在对立中求得统一 。中国古典舞以刚柔相济为特征,巧妙地融合了刚柔的意象,使其成为中国舞蹈的基本元素,也成为中国古典舞审美类型的基本范畴 。
长穗剑舞穗法在组合训练的编排中,节奏快慢有序,时而迅猛如饿虎扑食,时而如游鱼下潜,起伏跌宕 。在舞动的过程中,剑如游龙,穗如飞风,完美展现了川柔相济的美学特征 。
有时犹如鹰击长空一冲上九天,有时犹如蛟龙潜水静谧迅疾,有时厚重如山却又缓若落叶 。从其表现形态来看,既有雄健刚毅、威猛激烈、舒展开放等阳刚之美的动作表现,也有幽静典雅、含蓄清秀、娴静朦胧等阴柔之美的细腻小巧的动作表现,体现出了刚柔并济圆润流畅的美感 。
在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论发展史上,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正式确立了"飘逸"的审美范畴 。他描述道:"落落欲往,矫矫不群 。缑山之鹤,华顶之云 。"这种"飘逸"呈现了疏落不群、豁朗大度、矫健高举的审美品格,不流于俗套 。
在中国古典舞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中,"行云流水"审美意象的创造不仅仅是简单地呈现人体的线条和造型,而是通过身体韵律的变化和肢体的延长来构建 。
中国古典舞的一个特征是外观呈现绵软松弛的形态,内部运气和力量贯穿其中,龙趋风回、行云流水的韵律和势头隐含其中,以此展现出一种优雅而流畅的艺术特色
<<·——结论——·>>
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继承、发展和变革,长穗剑舞才获得了无限的生命力 。在长穗剑舞的教学实践中,穗法所展现的训练特征和审美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
通过掌握和运用长穗剑舞的穗法,舞者能更好地把握身体的韵律内涵,从而提升中国古典舞的神韵表现能力 。这种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使得长穗剑舞保持了持久的吸引力,并不断向前发展 。
<<·——参考文献——·>>

[1]审视传统武术中的古典美学元素[D],邱伟,河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