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张东:数据治理与城市感知网的建设与运营

2022年7月16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CICC)城市大脑专业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在成立大会上也举办了城市大脑前沿学术研讨会,新当选的专委会顾问、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和观点,对城市大脑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事业部产业互联网技术总监,中国电信信息化、智慧城市高级专家、(CICC)城市大脑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东对智慧城市、城市感知网、边缘智能、云网融合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下是专家张东的PPT和发言内容:

中国电信张东:数据治理与城市感知网的建设与运营

文章插图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各位专家进行交流,也是在集团公司邵总经理的支持下,要求我们团队加入到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城市大脑工作组来 。我在电信从事了20多年的技术研究工作,今天的报告也是从一线做项目的实践过程中汲取的一个学术报告,在这里跟各位专家进行一个简单的汇报 。
【中国电信张东:数据治理与城市感知网的建设与运营】第一,智慧城市的推进过程中,城市的智慧化很多来源于数据本体的研究 。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异构数据,我们发现,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随着数据量的猛增,我们怎么去认知数据的能力太欠缺了 。我们走到今天,我们更多的在智慧城市里提到了“人文”这件事,也就是考虑老百姓的获得感,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在学术研究上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数据跟我们本体人的特征很接近,这也是我们团队在信息化百人会上发布过的一个观点 。
第二,七年前,我们在嘉兴的智慧城市大会时提到过一个观点,智慧城市从感知开始,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在做一个城市感知网 。最早我们的做法是采用无线网络,但是成本是非常昂贵的 。五年前,中国电信和华为最早提出并应用了NB-IOT,也就是窄带物联网技术 。通过两年半时间技术积累和产业体系的成熟,我们把物联网的单点通信成本降低于单点17块钱 。通过在深圳南山区智慧城市的落地,这也是中国的第一个大规模物联网的实例,我们很高兴的看到,通过城市感知网的部署,我们切入了很多政府的业务,大数据的业务跟政务服务结合,有了业务场景的布局和业务驱动 。在此基础上,这次跟住建局也进行了深度合作,用三个月的时间把CIM(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挪到了天翼云平台上,并且全部数据进行了云化 。我们南山区到目前为止已经积累了五年的物联网数据,包括水表、燃气表、电表,还有停车场、井盖等数据全部汇聚了上来 。再加上我们的政务数据,数据量非常大,以至于我们数据处理技术已经跟不上了,没有办法对这些数据进行解析 。同时,我们在上海政府也参与了三个区的数据中台的开发,这些数据汇聚上来以后没有足够的人力去清洗和研究 。如果真的可以把这些数据变成一个个模型,最后通过数据推动政府绩效,最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这种先行示范效果,也就是用“一图感知”的方式,去描绘每一个街道,描绘每一个下水口,真正做到数字孪生城市,需要花费很多投入,以及很多人的智慧才能做成,比如一个街道的3D描绘就需要1700万 。最后,我也很高兴的跟大家公布,我们在深圳南山的项目中,我们请了很多政务方面的专家参与其中,每天都有数十个新的算法和模型诞生,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AI四小龙”的参与 。目前,随着不断的深入的参与政府数据运营,我们在交通领域也有了突破,我们跟广东某市交通局达成了合作意向,参与其TOCC(交通运行监测调度中心)的建设和运营 。这次我们也请到了交通部的领导和专家一起参与到项目中来,不断的优化建模,训练模型 。这个过程都需要三个月以上,我们的政府在没有看到成果以前就需要投资,是不是值得投资,也是非常的困惑 。目前来看这个成效还算基本上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