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国宝|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精美壮观 编钟世界之最

泱泱中华,历史源远流长,
而博物馆
就是收藏各个历史时期
文物珍品的宝库 。
人民日报文创特推出“馆藏国宝”栏目,
带你欣赏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本期探秘的,
是位处长江之滨的湖北省博物馆!
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
曾侯乙编钟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钟架长748厘米,高265厘米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编钟,1978年出土于湖北随州曾侯乙墓,是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雄伟、最庞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 。2002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
全套曾侯乙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上层为三组共19件钮钟、中下层五组共45件甬钟,以及一件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镈钟所组成 。全套编钟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
曾侯乙编钟音乐性能良好,音域宽广,音调准确,音色优美,具有“一钟双音”的特点 。
越王勾践剑
所处时代:春秋
器物规格:剑长55.6厘米,宽5厘米
出土时间:1965年
出土地点: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
越王勾践剑,1965年出土于湖北江陵望山一号楚墓 。出土时插在漆木剑鞘里,出鞘时寒光闪闪,虽历经两千五百余年,仍然纹饰清晰精美,毫无锈蚀,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
越王勾践剑剑身布满神秘的黑色菱形花纹,剑格的正面和反面分别用蓝色琉璃和绿松石镶嵌成美丽的纹饰,整个造型显得高贵、典雅 。在剑身正面靠近剑格处还写有两行鸟篆铭文,分别是“越王鸠浅 自作用剑”,经专家考证,鸠浅就是勾践,这八字铭文向我们表明了这把剑的身份和地位 。越王勾践剑为青铜武器中的珍品,对研究越国历史和了解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工艺以及文字有重要价值 。
曾侯乙尊盘
所处时代:战国
器物规格:尊高30.1厘米,口径25厘米,盘高23.5厘米,口径58厘米
出土时间:1978年
出土地点:湖北随州曾侯乙墓
曾侯乙尊盘,同样出土于震动整个考古界的曾侯乙墓 。这座规模惊人的超级古墓,附葬之物极多极美,各类文物数万件,包括大量珍贵青铜器 。曾侯乙编钟、四龙曾徽、十六节龙凤玉佩、鹿角立鹤等国宝级文物都出土于此墓 。
曾侯乙尊盘由尊和盘两件器物组成,整体造型精美,极尽奢华,是先秦时期制作的复杂、精美的青铜礼器 。整件器物精妙绝伦之处在于其鬼斧神工的透空装饰,装饰表层彼此独立,互不相连,由内层铜梗支撑,内层铜梗又分层联结,参差错落,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 。经专家鉴定,此系采用“失蜡法”铸造,因为纹饰细密复杂,且附饰无锻打和铸接的痕迹 。
云梦睡虎地秦简
所处时代:战国晚期及秦始皇时期
器物规格:长23.1-27.8厘米,宽0.5-0.8厘米
出土时间:1975年
出土地点: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
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出土于一个名叫“喜”的秦朝基层官吏墓穴 。这些书简数量庞大,内容繁杂,一共1155枚,其中80枚为残片,其余保存较为完好,上面记载了约有四万余文字 。
云梦睡虎地秦简上的文字都是用墨笔书写的秦朝隶书,展现了秦朝传篆书向隶书逐渐转变的情况 。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出土,对研究中国书法、秦帝国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医学等方面的发展历史提供了详实的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