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赛评委以“繁简混用硬伤”,冤枉了多少书家 世界之最繁体( 三 )


颜真卿“与”与“與”
历史上曾有众多的“简体字”产生,有时是十分随意甚至是混乱的,特别是春秋战国与南北朝,“文字异形”造成了很多混乱,大量地随意增减笔画,改易偏旁部首等无序行为制造了数量众多的异体字、错别字,而今天绝大多数已经被淘汰,有少部分进入到“简化字”字库中 。当今书家的作品尤其是楷、行、草作品若出现繁简字共用时,则应辨明其中所用是古已有之的简体字,还是新制定公布的简化字 。退一步说,若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有的简化字,也应当视为合理合法的 。真正的繁简字混用应是指误用、错用,如将“傅山”写作“付山”,将“万俟”“万纽于氏”写作“萬俟”“萬纽于氏”……“傅”与“付”是两个不同的姓,“傅”为舜的后代,以傅国得姓,商代有傅说;“付”为战国时郑国人史付的后代,明代有付吉 。“万俟”之“万”读如
,“万俟”为复姓;“万纽于谨”之“万”虽读音如
,但“万纽于”为复姓,其“万”字即本字,非是“萬”的简化字 。今日书坛多有将“皇后”写成“皇後”、“竹里馆”“墟里烟”写成“竹裏館”“墟裏烟”者,皆是不辨繁与简与本字所致,是文化修养不足所致 。有些简体字与繁体字,则是在古代已经并行不悖、同时使用的如“礼”与“禮”、“乱”与“亂”、“无”与“無”、“舍”与“捨”、“与”与“與”、“怜”与“憐”……作为一个书法家,文字修养是必备的基本功,了解乃至熟知繁简字,辨别简化字与简体字概念之异同,应该是字内功 。一些书法展览的评委,自己不了解某些繁简字的关系,不能辨别简化字与简体字之异同,评选中动辄以“繁简字混用”作为“硬伤”将一些并没有错用简体字的作品“斩立决”,不知冤枉了多少书家 。虽然说“哪个庙里都有冤死的鬼”,但还是要尽量少制造一点冤假错案 。

【展赛评委以“繁简混用硬伤”,冤枉了多少书家 世界之最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