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衰败何以始于汉元帝刘奭?倚重宦官威权旁落

吕思勉说过:“汉室盛衰,当以宣、元为界 。”也就是说,宣帝在位及以前,朝政运行较好,处于兴盛状态;自元帝以后,宦官外戚竞相专权,纲纪紊乱,国势衰微 。
性情柔弱缺乏主见
【西汉衰败何以始于汉元帝刘奭?倚重宦官威权旁落】客观地说,汉元帝不失为一位多才多艺、品行不错的好人 。但是,好人不一定成为好君 。作为君主,汉元帝谈不上优秀,主要是性格与能力问题 。史书说他“柔仁好儒” 。其实,这并非弱点,一个君主胸怀宽宏柔软,主张行仁政,偏好重用儒臣,应该是天下人福分 。问题是,汉元帝的宽柔最终表现为优柔寡断、软弱可欺,不能驾驭局势,听任宦官专权 。
宣帝临终前,已为元帝安排“三驾马车”辅政,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为副 。史高是宣帝祖母史良娣的侄孙,宣帝幼年时养在史家,与史高关系密切 。重用外戚是西汉的政治传统,宣帝也不例外 。萧望之、周堪都是元帝的老师,一代名儒 。元帝即位后,对两位恩师格外倚重,多次宴见两人,探讨治国方略 。萧望之随后双引荐宗室大儒刘更生(成帝时改名刘向)、侍中金敞参与朝政,四位儒臣“同心谋议,劝导上以古制,多所欲匡正;上甚乡纳之” 。
元帝的信任与支持,似乎让萧望之等儒臣看到改弦更张推行仁政的希望 。然而,元帝与儒臣相得益彰的好景只是昙花一现 。元帝对两位师傅特别信任,儒臣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致使被冷落的史高心理失衡,与萧望之产生嫌隙,权力斗争的阴影随即笼罩着朝廷 。史高与宦官里外呼应,议论常坚持遵从故事或惯例,反对萧望之的改革主张 。萧望之忧虑外戚放纵、宦官擅权,于是向元帝建议:中书是国家政事之本,应由贤明公正之士掌管,武帝优游饮宴于后庭,任用宦官掌管中书,不合乎国家旧制,且违反“古不近刑人之义”,必须予以纠正 。元帝初即位,由于谦让,不敢做出调整,议论久而不决 。萧望之提出此动议,却招致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嫉恨,于是他们与史、许两姓外戚联手,共同对付萧望之,只用两个回合,就将萧望之逼死 。
萧望之饮鸩自杀,元帝非常震惊,为之痛哭流涕,责怪弘恭、石显等人害死自己的贤傅 。师傅含冤身亡,让元帝终生难以释怀,追念不已 。此后每年忌日,他都派使者前往萧望之墓地祭祀 。在这个事件上,元帝的性格缺点暴露无遗 。如果他坚信萧望之贤良忠诚,完全可以使萧免遭小人陷害 。可是他缺乏主见,容易被宦官左右 。两次让萧望之下狱,都是听信小人谗言而草率下诏 。第一次是他不知“招致廷尉为下狱”,轻易被官宦忽悠;第二次是在他明知道师傅性情刚烈,仍被宦官牵着鼻子走,让师傅再次蒙受下狱羞辱 。再者,他已然知晓师傅清白无辜,却没有惩治逼死师傅的幕后推手,只是口头责问弘恭、石显等人,使其“免冠谢”而已,事后对他们宠信如故 。如此宽仁,实则是非不分,赏罚不明,使得宦官有恃无恐,日后更为放纵 。
从萧望之死,也能看出元帝政治上短视与低能,空怀匡正理想,而缺乏战略眼光与政治谋略 。毫无疑问,元帝若要推行新政有所作为,必须将儒臣作为主要依靠力量 。毕竟萧望之等儒臣不仅胸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且具有较高的治理能力与道德修养 。而宦官、外戚往往注重自身的权势与利益,既缺乏对天下的担当,又缺乏做人的操守,只要满足一己私欲,哪管死后洪水滔天 。元帝居然让宦官逼死萧望之,放逐其他儒臣,无异于自废武功,自断臂膀 。
汉元帝刘奭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