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体制高”?用历史角度看公考热背后的逻辑 公考历史之最

其实,公考热由来已久,一句古人云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就足以直接揭开数千年滚滚黄河上下的万般“做官梦” 。为何要读书?因为要考功名;为何要考功名?因为可以做官,有仕途;为何要做官?因为孔子也曾说“学而优则仕” 。
于是,问题来了:孔夫子为什么不说“学而优则商”?
这便是历史局限性了
在封建社会中,商人是什么样的存在?是头戴金丝八宝攒珠髻?还是身穿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褃袄?
都不是,《汉书 高祖记》有云:“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罽 。”意思是,商人只能穿低质量,类似粗布,且没有花纹的衣服 。那出行呢?在《宋代 舆服志》中就有规定,商人不能坐檐子,但可以坐相对规定下的车,或者是仅有两个人抬着的兜子 。
檐子是何物?是达官显贵人家的专用,象征着地位和等级 。
说到这大家就该明白了,封建社会为了让天下所有的读书人去做官,在生活中就得让百姓无意识的得到一种感知——“从商赚很多钱有什么用?不还是穿粗衣,吃糙食,做不了檐子?”
且在封建时期,经济以小农为主,并不发达,可选职业有限,于是怎么样才能做官,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长脸,成了当时读书人的头号目标 。
所以,古时考公得目的是什么?一曰光宗耀祖 二曰跨越阶层 三曰实现人生价值
说到这,下一个问题就该出来了,现代人为何还会有考公热?
按照以上的逻辑来说,封建时期的读书人选择考公,一是因为商人被统治阶级列为下品,二是因为当时受经济限制,可选的出路并不多,三是因为当时根深蒂固的“体制梦” 。
结合实际,答案就出来了:
一、后疫情时代下的经济萧条,从事社会职业开始没有改革开放时有诱惑,钱少事多 。
二、较多的老一辈感觉和吃到了体制中的红利,明白国内的尽头还是体制 。
三、不孝有三,无编为大 。(据说这是某省众多学子中的座右铭)
四、很多人对于自己的职业规划很迷茫,不知道做什么
当然还有第四点,那就是公权力的滋味开始在后疫情时代凸显 。
请不要忽略第四点 。我曾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是一个80后哥们写的,他说他们那个时候,是看着杜拉拉升职记长大的,所以非常向往在社会职业中拼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这也是为什么那个时候,很多名词开始出现,例如拜金、金钱至上等等 。我还依稀记得,那个时候网上对于考编是一顿鄙视,说没有前途啊,稳定的穷啊云云 。
但是,这些对编制的偏见,在后疫情时代便瞬间烟消云散了 。在后疫情时代,一些新的名词火了,例如局里局气、我的正科男友,还有编制即躺平 。
造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窘迫,另一方面是因为公权力的滋味开始被群众熟知 。
毕竟在这三年中,什么是硬通货?是金钱吗?还是就业机会?
都不是!
是封控后的出行证,是体制内发的物资,是旱涝保收的工资单......
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乾隆的一句话意味深长:

【万般皆下品,唯有“体制高”?用历史角度看公考热背后的逻辑 公考历史之最】“所谓恩科,施恩于天下士子,结天下读书人的欢心 。
科举第一要义既不是选材,也不是化育天下 。而是牢笼志士,让天下的聪明人都进到八股的牢笼里,让他们钻研章句、白首穷经 。这样的话,这些人就不容易异想天开了,也不容易被歪门邪道所惑 。读书人安定了,天下就安定了 。即使还有其他人想造反,也不过是些草寇之流 。成不了什么大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