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隆|不朽之笔传不朽之人:约翰生与《约翰生传》 上 世界之最英语

《约翰生传》(全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23年3月即将出版
“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
这是鲁迅的名作《阿Q正传》第一章“序”中的话 。少年时初读《阿Q正传》,我就把这段精辟的议论铭记于心了,但完全把它当作一种犀利的讽刺 。年长以后,每当读一些名人传记或回忆录,总想起这番话来,仔细玩味,觉得这虽然是种调侃之言,但还确实道出了一定的真理 。
临近耄耋之年,应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涛先生之约译完这部《约翰生传》后,我相信鲁迅的这段话用到这部著作上再贴切不过了 。
“词典约翰生”
先说“不朽之人” 。约翰生凭一己之力,用八年工夫编著了一部《英语词典》,赢得了“词典约翰生”的徽号 。要知道,法兰西学院由四十位院士组成的团队花了四十年光阴才编成了他们的《法语词典》,所以,仅此一项功劳,约翰生完全算得上是一位“不朽之人”了 。十九世纪英国名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在他题名为《英雄与英雄崇拜》的演讲录中,把约翰生列为三位“文人英雄”之首(另外两人是卢梭和彭斯) 。该书对他的《词典》讲了这样一段话:
【蒲隆|不朽之笔传不朽之人:约翰生与《约翰生传》 上 世界之最英语】假使约翰生除了他的《词典》,再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人们也可以从中探寻出一种伟大的才智,一个真正的人 。凭借其明确的定义,总体的坚实稳固、诚实可信、真知灼见以及卓有成效的方法,它堪称所有词典中的翘楚 。它里面有一种建筑学上的高贵品质;它屹立在那里,俨然是一座宏伟、坚固、方正的广厦,巧夺天工,完整对称:你断定建造它的是一位真正的大工匠 。
约翰生编写的《英语词典》
及至十八世纪,法国和意大利早都有了自己语言的权威性词典的时候,英国还没有一部标准的英语词典,随着世代的更替,十八世纪的作家们担心自己的语言很快就会变成老古董,就像蒲柏(Alexander Pope)在《批评论》中所写的那样:
我们的儿子们看见父辈的语言陵替,
乔叟现在是这样,德莱顿也必定如此 。
一部词典有助于延缓这种变迁 。约翰生于1747年发表了他写给切斯特菲尔德勋爵的《英语词典编写计划》 。书商从中看到了商机,便约请既有意向又有能力的约翰生当此重任,并预支了一千五百七十五英镑,这笔钱几乎全花在购买文具和支付六名抄写员的工资上了 。历时八年多(原计划三年),他于1755年完成了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伟大工程 。
这部词典收词四万条,定义精准(除了个别调侃性的),引文丰富,多达十一万四千条,上自锡德尼(Sir Philip Sidney,1554-1586),下至他的同时代人 。该词典问世后,一百余年,成了一部标准的英语参考书,约翰生生前就出了五版,为尔后的词典树立了样板 。其中不少定义仍被当代的词典重复使用 。当代作家约翰·韦恩(John Wain)在他的《塞缪尔·约翰生》一书中写道:“如果约翰生在1755年去世,他的名字将会仍然在识字的英国人和全世界使用英语的人的心目中熠熠生辉 。当年轻的罗伯特·勃朗宁决定他的命运就是做一名诗人的时候,他便坐下来从头至尾阅读约翰生的词典 。”因为“这些引文是一种又长又迷人的文选 。他有意识地选择的这些引文,不仅举例说明词义,而且传达有价值的思想或有趣味的信息” 。所以一个人一页一页翻阅《词典》时能够既长见识,又得乐趣 。
无与伦比的全才
当然,约翰生的不朽地位并不是单靠一部词典确立的 。他是文坛上无与伦比的全才,首先他是一位杰出的诗人 。诗人苏厄德小姐(Anna Seward)甚至说:“除了他的正字法著作外,约翰生博士的每件作品都是诗 。”讽刺诗《伦敦》(1738)初次展示了他超凡的才能,产生了一鸣惊人的效果 。人们议论纷纷,认为作者是一个无名诗人,甚至比蒲柏还要伟大 。它也引起了当时这位诗坛霸主的高度重视,多方打听作者的来历 。这首诗反映了伦敦对艺术才华和艺术家的精神、肉体的摧残,对暴政和压迫给予了最强烈的抨击 。长诗《人愿皆空》(1749)被认为是所有语言所能产生的道德说教诗的高峰 。它抨击了人的傲慢和追求,揭示了一个人们喜爱的主题:人生的悲哀 。约翰生认为人类对权力、学问、武功、长寿、美,甚至德的渴求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不幸,只有在宗教信仰中寻求安慰 。幸福是可以得到的,如果我们“把心用到”虔诚上的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