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阬”字的部首是“阜”,《说文解字》:“阜,大陆也 。山无石者,象形 。”也就是说“阜”就是大土山 。甲骨文“亢”,据说原意为“束缚”;而篆文改形,有土堆下的通道之义 。两字合一为“阬”,《说文解字》:“阬,阆也 。从阜,亢声 。”而对“阆”的解释,又是“门高也,从门,良声” 。那么“阬”原来的意思就应该是其间有通道的、成对的土堆成的大门楼意思 。“京观”是夹路对峙的有覆土的大尸堆,外形与“阬”相似,因此司马迁特意以这个字来指他认为非法的、不人道的尸体堆积行为 。
“阬”因为读音和“坑”相同,字形也相近,从《汉书》开始,这两个字就开始混用,“坑”字使用越来越广泛,后来逐渐代替了“阬”字 。
后世的史学家都是儒家的信徒,《左传》是儒家的经典,史学家也就按照《左传》这段言论以及司马迁的先例来记载堆积大尸堆的事件 。凡是被史学家们认为是合乎楚庄王所言的惩治罪大恶极者标准的、就是合法的、人道的,就称为“京观”;而认为根本是非法滥杀无辜的,就称之为“坑” 。实际上更简单的标准就是,史学家认为的“正统”朝廷下令实施的堆积尸体事件的,就是“京观”;“僭伪”政权实施的同样事件,就是“坑” 。十六国时代“坑”的记载之所以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十六国时期各个地方割据政权,在后来隋唐的史学家眼里,都是“僭伪”政权,所以将“坑”作为他们的丑行大书特书,毫无隐讳而已 。
当然,从技术角度来看,“坑”与“京观”往往也有区别 。史籍记载的“坑”,往往只是简单的将受害人的尸体堆积,比如上述的曹操实施的两次“坑” 。而“京观”往往要经过“筑”也就是层层夯土的过程,一般的尸体含水量大,很难夯实,至多只能在尸堆上覆层薄土 。所以后世一般是以受害人的头颅来堆积夯筑“京观” 。
见于史籍的这种“京观”记载很多 。比如418年夏国进攻关中地区,将东晋军队阵亡士兵的首级堆积为京观,号“骷髅台” 。隋炀帝征高丽失败,高丽国将隋军阵亡者尸体筑为京观,631年唐太宗派遣使者到高丽交涉,拆毁京观,收拾隋军骸骨,祭而葬之 。784年军阀李希烈叛军进攻蕲春,被李皋打败,“斩首万级,封尸为京观” 。936年辽国帮助军阀石敬塘消灭后晋政权,将后晋皇室成员以及晋军将士尸体都堆积在汾河岸边,“以为京观” 。986年辽军在莫州打败宋军,将宋军尸体筑京观 。1410年明朝大将张辅进攻安南,击败安南军队,杀死2000多名战俘“筑京观” 。
正史中记载的“京观”事件也统计如下:
“坑”与“京观”的消亡
从今天人的眼光看来,这个源于战争的处理尸体的方式实在是野蛮,而且也是环境卫生的重大隐患 。儒家很早就持批评态度,《左传》的观点是后世受儒学熏陶的史学家们作为写史的一项原则,也可以想见,同样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文官朝臣们对于朝廷施政也会有直接的实际影响,因此总的来说,隋唐以后各代“坑”和“京观”的事例在逐步减少 。
作为这个进程的一个主要转折,应该是出现在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 。这一年的农历二月甲辰,唐太宗下达了一个著名的诏书:“诸州有京观处,无问新旧,宜悉刬削,加土为坟,掩蔽枯朽,勿令暴露 。”历史上首次下令清除地面上的历代延续下来的京观,掩埋所有的尸骸 。发布这个诏书的动因与契机不知道是什么,但可以肯定,儒家一贯所持的批评态度应该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京观的习惯也影响到周边的少数民族王朝 。比如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在和中原政权的战争中经常会使用这个手段 。成吉思汗在统一蒙古各部落时期,已经有这样的事例 。《元史·太祖本纪》记载,成吉思汗在对乃蛮部落的战争中,最后在“忽兰盏侧山”打败了乃蛮部落,“尽杀其诸将族众,积尸以为京观” 。
- 溥仪和慈禧平时是怎么虐待太监的,看完你就明白清朝为什么灭亡
- 为什么黄帝与蚩尤炎帝的战争都发生在华北?原来竟有如此理由!
- 秦始皇陵为何不能挖掘?除了三道陷阱外主要是因为它
- 秦三世子婴为什么杀赵高
- 蟹黄是苦的可以吃吗 为什么有些蟹黄是苦的
- 为什么要养茶垢 养茶垢有什么用
- 龟灵圣母是什么来历?她为什么能拿起观音净瓶
- 封神中,无当圣母为什么会全身而退原因是什么
- 陆压道人为什么能杀掉赵公明?答案是什么?
- 阎王爷为什么不敢收人间的两个凡人?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