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什么焚书?为了消灭项少龙存在的证据吗( 四 )


《资治通鉴》记载,公元416年,东晋将领檀道济进攻后秦获胜,俘获“秦人四千余”,“议者欲尽坑之以为京观” 。可见“坑”与“京观”确实有关 。
那么“京观”又是什么东西呢?
目前能够看到关于“京观”的最早的史料,是《左传·宣公十二年》 。公元前597年,楚军在邲(今河南武陟东南)战胜晋军,这是一个空前的大胜仗 。大臣潘党向楚庄王建议将晋军阵亡者的尸体堆筑为“京观”,说:“我听说打败敌军后.要留下纪念物给子孙,使他们不忘武功 。”而楚庄王却说:“武这个字的意思就是要‘止戈’,力求不再使用兵器 。国家用武是为了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做到了这7件才可以使子孙不要忘记武功 。现在我使两国子弟暴尸野外,是残暴;出动军队威吓诸侯,未能戢兵;暴而不戢,也不能保大;晋国仍然存在,也不算有功;这场战争违背民众意愿,不能说安民;自己无德还和诸侯征战,何以和众;让别国混乱以为自己的荣耀,也不丰财 。7项武德我一项都没有,怎么能够让子孙纪念?而且古代圣王是讨伐对上天的不敬者,将罪大恶极的人杀死后的尸体筑为‘京观’,是用这种最重的惩罚来警告各种恶人 。今天这场战役中的阵亡者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君尽忠,怎么能够将他们筑为京观?”于是楚庄王下令将晋军阵亡者妥善埋葬 。
显然,京观就是一个外表封土的大尸堆 。战胜的一方将战败一方阵亡者的尸体堆积在大路两侧,覆上一层泥土,形成一个个大金字塔形的土堆,号为“京观”或“武军”,用以夸耀武功 。
根据《左传·宣公十二年》潘党的建议来看,实际上春秋时期作战胜利(也就是获得战场控制权)的一方,习惯于将敌方战死者的尸体堆积为“京观”,来夸耀武功、威慑敌方 。这在《左传》里也有迹可寻,最著名的莫过于《僖公三十三年》所载公元前627年秦晋“崤”(今三门峡市东)之战 。该战役中秦军遭晋军伏击全军覆没 。四年后秦军卷土重来,晋军不敢出战,秦军在晋国境内一番扫荡后,回到崤之役的战场,妥善掩埋了四年前战死的秦军将士尸骸 。如果当时晋军已埋葬秦军将士尸体,则秦军没有再挖出掩埋的必要 。而如果晋军不打扫战场,任秦军将士尸横野外,四年过去,恐怕早已被野兽拖拉啃食殆尽,难以搜寻 。可以推想,当时晋军也是将秦军将士尸体堆积为“京观”,成为当地地标,秦军才容易找到 。
那么为什么将尸体堆积于地面就是一种最严重的、只应针对罪大恶极者的惩罚呢?这又需要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加以解释 。中国古代相信死者“入土为安”,先秦时期的“墓”,是将死者埋葬后恢复自然植被、不留下任何标志物的竖井式墓穴 。“墓”字因此有草字字首,从“莫”(看不见)音 。而将罪人尸体堆积地面,日晒雨淋,逐渐腐烂,尸体被亵渎破坏,就是“不安”,在阴间受折磨 。同时,华夏族重视孝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损,孝之始也”(《孝经》),破坏死者的尸体,就是使其违背最基本的“孝行”,使其在阴间都无法面对祖先,因此是对死者永久性的惩罚 。
由“阬”而“坑”
从《左传》的记载来看,楚庄王另行解释了筑“京观”的意义:“京观”只能用于针对罪大恶极的罪犯 。而《左传》的作者显然是赞同楚庄王的说法,因此以楚庄王的这段话来批判将普通阵亡者尸体修筑京观的行为,并且有意略去了春秋时期列国征战中所有“京观”的记载 。
司马迁写《史记》也继承这一传统,认为诸侯战争中的阵亡者都是各为其主,并没有罪过,尸体不应该被修筑为“京观” 。秦军在长平大战中战胜赵军,秦军统帅白起无法处理多达数十万的战俘,索性将战俘全部屠杀,并将赵军士兵尸体堆积地面 。司马迁特意使用了“阬”字来表示这件事,表示这并非“京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