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的父亲是谁?末代皇帝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

【溥仪的父亲是谁?末代皇帝溥仪生父醇亲王载沣】爱新觉罗·载沣,清摄政王,末代皇帝溥仪生父 。
1908年11月15日,控制清朝政权达47年之久的慈禧去世 。12月2日,光绪帝的亲侄子溥仪继位 。作为溥仪的亲生父亲,醇亲王载沣以摄政王的身份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 。载沣摄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于1909年1月21日免了袁世凯的职 。溥沣本来想直接处死袁世凯,但慑于袁在新军及朝庭内外的强大影响力而作罢 。载沣之所以要置袁于死地有两个直接的原因,一是袁世凯出卖过载沣的亲兄光绪帝;二是袁世凯掌握了京津地区的新军,对新政权有权重震主的嫌疑 。当然,载沣上台第一件事就拿袁世凯的深层次原因却是由于1900年的东南互保 。
1900年6月,只会玩弄权术,却对现代科学、军事知识一无所知的以慈禧为首的满清贵族统治集团试图依靠所谓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来抗击在朝庭斗争中站在光绪一边的西方国家,她不自量力地向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西方11个国家(英、美、法、德、义、日、俄、西、比、荷、奥)同时宣战 。
面对一场注定要以失败告终的战争,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四川总督奎俊、闽浙总督许应骁、福州将军善联、巡视长江李秉衡、江苏巡抚鹿传霖、安徽巡抚王之春、湖北巡抚于荫霖、湖南巡抚俞廉三、广东巡抚德寿、山东巡抚袁世凯等一大批南方地方官员在权衡利弊后最后决定拒绝执行与11国开战的命令,并与西方人达成互保协议,即南方地方政府保障西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西方11国军队不进入东南各省 。
地方官员拒绝执行朝庭的命令,这放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种死罪,以汉族人为主的东南地方官员之所以敢这样做,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自1861年洋务运动后,中国南方的商品经济有了巨大的发展,经济实力远远超过了北方 。而热心洋务的又大多是汉族官员及汉族商人,所以,洋务运动的直接后果是汉族人在政治、经济上的崛起,加之,清庭的新军又由袁世凯训练并被其控制,所以,这些汉族官员早已不把那些只知玩权、玩乐却不学无术的满族贵族子弟放在眼里 。东南互保其实就是汉族官员藐视那个行将就木的腐朽政权的表现 。载沣试图依靠打击几个汉族官员来改变中国的政治力量格局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失败的 。
载沣在撤了袁世凯的职后,亲自代理大元帅统帅禁卫军并掌握军政大权 。随后,载沣又任命了他的几个弟弟担任海军、陆军及军谘大臣 。在采取了以上重大军政措施后,载沣满以为已经控制了局势,便又于1909年龄6月免去津浦铁路总办道员李顺德等汉族官员的职务,并再次试图用满族人取代 。
载沣在就此征求张之洞意见时,张说:“不可,舆情不属” 。载沣坚持,张又说:“舆情不属,必激变”,载沣不以为然地说:“有兵在” 。
张之洞无话可说,在载沣离开后叹息道:“不意闻此亡国之音” 。
张之洞的预言没有错,拒绝政治改革,又执意要打压汉族官员的载沣及其代表的政权自袁世凯被罢免后就遭到了汉族官员的彻底抛弃 。
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清楚他所处时代的政治力量对比,以及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的政治诉求,任何藐视民意或试图依靠个人的政治权力来改变社会政治力量格局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暴发,参加起义的部队不过3000余人,而同期仅北京的新军就有10多万人,加上八旗兵,这点起义部队的力量根本就更算不了什么 。而最令历史学家们惊叹的是,武昌起义后2个月内,在起义部队未出武昌的情况下,就有湖南、广东等15个南方省份宣布脱离清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