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林翼劝说曾国藩当皇帝为何会失败( 二 )


而曾国藩对面的胡林翼,也是呆呆地看着曾国藩,也一句话不敢说 。
几乎同一时间,这两个人都沉默了,空气也凝重了起来,周围更是像死一般的寂静 。
沉默呀,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此时此刻,曾国藩只要一句话,他麾下的10万湘军就会改变中国的历史,曾国藩也会将那个腐朽无比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的太平天国全部踩在脚下!但是这句话,曾国藩始终没有说出来 。
对曾国藩来说,传统的儒家思想在他脑海里根深蒂固,他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能力,更没有突破这个束缚的决心 。有四个因素一直左右着他的行动,让曾国藩一直苦苦支撑着那片天,报答那所谓的“天朝皇恩” 。
第一个因素:曾国藩不会造反 。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虽然左宗棠、胡林翼他们支持自己造反,但是李鸿章、彭玉麟这些人会支持吗?他们凭什么要上这条贼船?只要朝廷略施小计,赋予这些人更大的官职,给予他们更大的权力,那么这些人肯定会为大清卖命,而曾国藩的湘军也会在瞬间被瓦解 。一支完全被分化瓦解,各自为战的湘军,拿什么去造反?
第二个因素:曾国藩不能造反 。
咱们可以换位思考一下,假如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么曾国藩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与哪些人为友,与哪些人为敌,还有自己旗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会让曾国藩困惑不已,甚至无计可施 。
与什么人为友,是之前被自己揍得半死的太平军吗?还是之前的主子清朝呢?还是那些只会看戏的洋人呢?与哪些人为敌,是继续攻击的太平军吗?还是清军?还是那些外国侵略者?
连敌、友的关系都搞不明白,用什么旗号去造反?一支没有旗号的部队,如何招揽四方英杰,进而收买人心?
综上所述,如果曾国藩真的造反了,那么他只会把局面变成一个“夹心饼干”,而他的湘军则是“夹心”的那部分,最后只能被所有人群起而攻之,完全覆灭 。
第三个因素:曾国藩不愿造反 。
咱们都知道,曾国藩非常精通相面之术,他还为此写过一本叫《冰鉴》的相面书 。据说这本书现在还卖得很火 。
在这本书中,曾国藩看透了自己的面相,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根本没有帝王之相 。虽然曾国藩常常说自己是“蟒龙转世”,但是蟒龙终究不是龙,它就是一条蟒蛇 。如果蟒蛇想变成真龙,那根本就是一个痴人说梦的故事,更是一个荒诞可笑的传说 。
第四个因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曾国藩不想造反 。
从出生到现在,曾国藩一直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人 。虽然他靠战功获得了无上的荣耀,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流淌着读书人的血 。
曾国藩从六岁开始读书,一直到现在建功立业为止,曾国藩一直接受着儒家学说的思想教育 。因为他一直学习忠君爱国的儒学思想,所以曾国藩一直恪守儒家的仁、义、智、礼、信,并且一直恪守如一,多年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
如果现在曾国藩选择了造反,那么在儒学里,这就叫“不忠”,如果造反失败,曾国藩一定会猪狗不如,身败名裂,遗臭万年;即使侥幸成功了,曾国藩也要背负乱臣贼子的骂名 。他一生的抱负和名节都将不复存在,而且他的下半辈子,一定会活在道德沦陷的煎熬中,更不会诞生那位“一代完人” 。
综上所述,因为不能、不愿、不会、不想这四个因素,曾国藩誓死不背叛大清,他誓要与这个无药可救、腐败到底的王朝共存亡 。
曾国藩的最终选择
既然有了自己的答案,当曾国藩第二次面对这封咄咄逼人、杀气腾腾的造反信时,他反而释怀了很多 。曾国藩心平气和、语气深长地对胡林翼说道:“润之(胡林翼的字),这副对联甚是工整,但也不够完美,如果改换一个字,那么这副对联就堪称完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