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熙画派又称徐派,徐熙画派的形成及后世影响

徐熙画派又称”徐家野逸“,简称”徐派“ 。中国著名的画派之一,也是五代花鸟画两大流派之一 。代表画家为南唐的徐熙 。徐氏为金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个自心自性自悟自得的花鸟画家,以其天才的杰出表现,画风影响了五代江南地域画家的艺术追求,别创野逸一格,由此形成徐熙画派,对后世花鸟画影响颇深 。
虽江南一布衣,但志节高尚,放达不羁,多状江湖,所绘的汀花野竹、小鸟渊鱼、草木虫兽,皆妙入造化 。徐氏的笔墨技巧,对于后世影响很大,至徐熙之孙徐崇嗣出,徐熙画派名声渐振 。后经张仲、王若水,到明代沈周、陈道复、文征明、徐渭等人加以发展,成定型的水墨写意花鸟画,从而与黄筌的花鸟画派,两者互相竞争,影响了宋、元、明、清千余年的花鸟画坛 。
画派特点:
所作花木禽鸟,形骨轻秀,朴素自然,清新淡雅,独创”落墨法“ 。”没骨渍染,轻淡野逸“”下笔成珍,挥毫可范“,风格”清新洒脱“ 。[1]注重墨骨勾勒,淡施色彩,流露潇洒的风格,故后人以’徐熙野逸”称之 。
画派演变:
中国的花鸟画在五代趋向成熟,而写实就是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黄筌始创的勾线填彩,奠定了工笔花鸟画的基础,具有开宗立派的历史意义 。徐熙则以一介布衣,游戏笔墨,将当时已经成熟的水墨山水画的技法融入花鸟画中,开创了“落墨为格,杂彩副之”的“落墨法”花鸟画新风格,与黄筌的细笔重彩形成两大流派 。此后一千多年花鸟画历经起落盛衰,但绘画风格一直在这两大流派的影响之下 。
徐熙为人“志节高迈,放达不羁,以高雅自任”,擅画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鱼虫、蔬果 。他在《翠微堂记》中自谓:“落墨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工 。”其画笔墨粗细兼施,纵横野逸,志在标新立异 。但当时正是“诸黄”的富贵艳丽、工致精细画风占据主流,故被讥为“粗恶不入格”,排除在皇家画院之外 。但徐熙在写实基础上求笔墨之变,却也适应了绘画由稚拙进入写实,又由写实转向写意的发展总趋势 。因此,他的画风渐渐为人所识,对后代花鸟画发展的影响力甚至超过“诸黄” 。
画派影响:
徐熙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他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 。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 。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着色 。这种题材和画法都表现他作为江南处士的情怀和审美趣味,与妙在赋彩、细笔轻色的“黄家富贵”不同,而形成另一种独特风格,被宋人称为“徐熙野逸” 。徐熙的孙子徐崇矩、徐崇嗣、徐崇勋皆善画 。
进入北宋后,由于当时“黄家富贵”成为北宋宫廷花鸟画的标准,徐崇嗣不得不放弃了祖父笔下的野花野草,而是宫中的牡丹、海棠、芍药、桃竹、蝉蝶、繁杏等,都是富贵画,但他又标新立异,创造了一种不用墨笔,直以彩色图之的“没骨”画法 。
徐熙与黄筌都代表了五代花鸟画的新水平,具有重要历史地位 。黄成为院派花鸟画的典范;徐开水墨淡彩和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河 。由此形成了花鸟画中的两大流派 。此后花鸟画的发展就是在这两大流派的基础上,不断地演进变化,逐渐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格局 。一般说来,宫廷绘画中更多的是富贵的画风,而在民间则是野逸的画风在流行 。
【徐熙画派又称徐派,徐熙画派的形成及后世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