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 。”尤其是在中华文明鼎盛时期的唐朝,很多行业都出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顶尖人物 。在医药界,唐朝的孙思邈被后世誉为之“千古药王”,旷世千古,上下五千年,无人与之媲美 。孙思邈是隋唐时期古雍州华原人,(581年-682年)享年102岁 。他七岁开始上学,每天能诵读一千多字 。二十岁左右时,他喜欢谈论老庄和百家学说,也喜欢阅读佛经 。当时的洛阳总管独孤信见了他之后感叹地说:“这是一个圣童,只怕他器大识小,很难被任用 。”后周宣帝之时,孙思邈以王室多变故的原因,去太白山里隐居了 。隋文帝辅政的时候传令让他做国子博士,他却称病不受 。并对周围亲近他的人说:“再过五十年,应当有一个圣人出世,那时候我将助他济世救人 。”
五十年之后,唐太宗李世民即皇帝位,把他召到京城,非常感叹他的容貌之年轻,对他说:“看见你,我因此懂得有道的人实在应当受到尊重,仰慕,广成等神仙确实不是虚传 。”太宗再三要授给他爵位,他坚辞不受 。唐显庆四年,唐高宗召见他,请他做谏议大夫,他再次坚辞不受 。上元元年时,他托病请求还乡,高宗特赐良马给他,并把鄱阳公主的城邑赐给他居住 。当时的名士,如宋之问、孟诜、卢照邻等人,都以师弟的礼节待他 。
他一生一边行医,一边采药,曾先后到过陕西的太白山、终南山,山西的太行山,河南的嵩山以及四川的峨嵋山等地 。广泛搜集单方、验方和药物的使用知识,在药物学研究方面,他为后人留下了《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本巨著 。这两部著作被誉为中国古代医学的百科全书,起到了上承汉魏,下接宋元的历史作用 。日本在天宝、万治、天明、嘉永及宽政年间,曾经多次出版过《千金要方》 。孙思邈仙逝之后,人们将他隐居过的“五台山”改名为“药王山”,并在山上为他建庙塑像,树碑立传 。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当地民众都要举行庙会,庙会时间长达半月之久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 。由于他精通养生之术,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 。他将儒家、道家以及外来古印度佛家的养生思想与中医学的养生理论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养生方法 。他的高超医术出神入化,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传奇的故事 。
孙思邈在行医途中,有一次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一个哭得泪人一般的老婆婆 。孙思邈定神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了几滴鲜血,便急忙上前挡棺询问详情 。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 。孙思邈听罢认为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 。于是他就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 。只见产妇面色焦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 。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 。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 。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 。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遍四方,被称为“活神仙” 。
唐贞观年间,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怀孕已十多个月却不能分娩,反而患了重病,卧床不起 。虽经不少太医医治,但病情一直不见好转 。太宗为此每日愁眉紧锁,坐卧不宁 。他经大臣徐茂功推荐,将孙思邈召进了皇宫 。但是,在中国古代有“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太医给宫内妇女看病,都不能够接近身边,只能根据别人的口述,诊治处方 。由于孙思邈是一位民间医生,又穿着粗布衣衫,当然不能让他接近皇后的“凤体” 。因此,他一面叫来了皇后身边的宫娥采女细问病情,一面要来了太医的病历处方认真审阅 。根据这些情况,他加以分析研究,就基本掌握了皇后的病情 。然后他取出一条红线,叫采女把线系在皇后右手腕上,一端从竹帘拉出来,孙思邈捏着线的一端,在皇后房外施行“引线诊脉” 。片刻之间,孙思邈就诊完了皇后的脉 。原来,孙思邈施展了神通,仅依靠着一根细线的传动,就能轻易地诊断人体脉搏的跳动 。贞观初年,唐太宗在一次抵御外寇入侵的作战中,被敌军困于一座山头之上 。他在山上的水潭饮水时,由于体困头晕,把他头上戴的龙纹玉饰映在水中的倒影看成是一条小蛇,此后总是疑心自己饮水时吞下了这条小蛇 。待到班师回朝之后,他越想越觉得恶心,进而呕吐,竟成疾病 。
- 揭秘古人铸剑活人祭炉之谜莫邪剑真的有灵性?
- 揭秘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关系唐宋八大家之三
- 揭秘:汉末枭雄刘备选拔人才的标准是什么
- 揭秘:举贤不顾亲的崔琰为何反让曹操怀疑?
- 揭秘:萧何为帮助刘邦诱杀朋友韩信的原因?
- 揭秘明朝灭亡后崇祯的三个太子失踪之谜?
- 揭秘:为什么汉光帝刘秀竟没有被后世推崇?
- 揭秘颛顼与共工之战:颛顼大战共工的传说
- 水泊梁山第一代领导核心王伦是个怎样的人?
- 揭秘:唐太宗为何想要立李恪为太子的残酷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