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世纪后半叶,在经过一场席卷吐蕃全境的奴隶平民大起义之后,吐蕃奴隶制社会全面瓦解 。
唐朝的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与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和墀德祖赞联姻, 促进了唐朝和吐蕃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 。与二公主嫁入吐蕃的同一时期,中原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陆续传到吐蕃,对吐蕃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吐蕃的畜产品及装饰、游艺等,也传入中原地区 。
松赞干布曾接受唐朝官位(驸马都尉)和封爵(西海郡王、賨王),奠定了吐蕃与唐朝政治上的亲密关系 。唐朝与吐蕃之间虽然长期处于和战不定的局面,但双方交往密切,民间接触更为频繁,“金玉绮绣,问遗往来,道路相望,欢好不绝”,是唐、蕃关系的主流 。
吐蕃社会生产以农、牧业为主 。农作物有青稞、小麦、荞麦等;牲畜有牦牛、马、驼、羊等 。有烧炭、冶铁、制胶、毛织等手工业 。冶铁有较高水平,能在江面上架设铁索桥 。
吐蕃时期的碑铭、木简、文书、经卷等,尚有大量保存至今,是研究吐蕃社会、历史的宝贵资料 。
吐蕃王朝崩溃后,宋朝、元朝和明朝初年的汉文史籍仍泛称青藏高原及当地人民为“吐蕃”或“西蕃” 。
唐与吐蕃战争
从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至唐亡(907年),唐朝在河西、陇右、关中(今甘肃、青海、陕西一带)和西域(今新疆、中亚一带)等地区为保卫边防与对西域的控制,和吐蕃进行的长期作战 。
吐蕃是居住在我国西藏高原的古老民族(今藏族的前身),于公元6、7世纪建立的奴隶制国家 。吐蕃与唐时战时和,几乎与二者存亡相始终 。
唐朝吐蕃战争,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唐蕃战争中,双方运筹谋划,机变百出,广泛使用了长驱直入,直捣腹心,诱敌深入,相机歼敌,机动防御,伺机反击,避其锐气,击其惰归,疑兵阻敌,伏击,迂回,远程奔袭,夜袭等战略战术,在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一、高祖和太宗时期
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四月,吐蕃攻陷唐芳州(治常芳,今甘肃迭部东南),这是最早见于记载的唐蕃之间的交战 。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参见“松州之战”) 。十五年,唐以文成公主入嫁松赞干布,唐蕃关系在此后30余年内十分融洽 。
二、高宗时期
高宗李治即位后,唐与吐蕃的战争逐渐增多,规模也日益扩大 。
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西域十八羁縻州,又联合于阗(今新疆和田)攻陷龟兹(今新疆库车)的拨换城(今新疆阿克苏);唐朝被迫罢龟兹、于阗、焉耆(今新疆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四镇;此前数年,吐蕃已攻灭吐谷浑,占有其地 。唐高宗任命阿史那忠为西域行军大总管,出征西域;任命薛仁贵为逻娑(今西藏拉萨)道行军大总管,进攻吐蕃并援送吐谷浑还故地 。此役,唐军出动10余万人,欲长驱直入,一举击败吐蕃 。唐军进至大非川(今青海共和西南)后,薛仁贵以路险带辎重行军不便,率先头部队轻装前进,在积石河口击退吐蕃军,驻军乌海(今青海兴海西南)等待唐军主力到达 。唐军主力未能轻装前进,行动迟缓,未至乌海即遭20万吐蕃军的袭击,大败退走,辎重也全部丢失 。薛仁贵退守大非川 。吐蕃相论钦陵率大军40余万进攻唐军 。唐军伤亡殆尽,薛仁贵被迫与吐蕃约和退军(参见“大非川之战”) 。
仪凤三年(678年),唐高宗派中书令李敬玄等率兵18万再次进攻吐蕃 。双方先战于龙支(今青海民和东南),吐蕃退走 。唐军继续深入,在青海湖附近与论钦陵率领的吐蕃主力激战,唐军大败 。唐将黑齿常之率敢死队夜袭吐蕃军,唐军才得以乘敌混乱之际退回鄯州(今青海乐都)(参见“唐与吐蕃青海之战”) 。
- 唐太宗为何认为征伐高句丽是场失败的战争?征伐高句丽的战争究竟打的如何
- 唐朝吐蕃战争中吐蕃帝国究竟多强大?吐蕃帝国为什么会没落
-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历史评价
- 直奉战争的历史背景你了解多少?
- 最奇葩的战争:几十万人大混战结果只死一人
- 清缅战争中南荒小夷击败大清朝足以见得清军落后
- 唐朝皇帝唐玄宗:为什么会喜欢诗人李白?
- 大非川之战:10万大军被吐蕃40万军队围歼
- 历史上日本总共几次向唐朝遣派遣唐使?
- 唐朝名将苏定方灭过哪三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