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369年,在魏与韩赵之战中,韩、赵联军在浊泽(今山西运城境)进攻魏军的作战 。史称“浊泽之战”此战,联军在取得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由于赵、韩的严重分歧,因不能协同而由胜转败,使魏国终免于分割 。
浊泽之战评价:
历史典籍中,对公元前369年发生的那场浊泽之战的评价,多见于《史记·魏世家》上 。
公元前370年,魏国国君魏武侯骤然离世,悬而未决的王位继承问题终于导致了魏王之子魏罃与魏缓手足相残的宫廷惨剧 。在激烈的军事冲突中落败的魏缓率部仓皇逃至赵国都城邯郸,竟指望一直对魏国虎视眈眈的赵成侯出兵为自己夺取王位 。由此,提及对浊泽之战的评价,古往今来的学者多认为是一场“因魏缓的自私和愚蠢招致外敌侵略的战役” 。
【浊泽之战发生在什么时间?战争的过程及历史评价】眼见魏国内乱骤起,赵成侯自然喜不自胜,于是急忙联络韩懿侯一起联手对付魏国 。在共同的战略目标面前,两人一拍即合,随即组建赵韩联军,在黄河以北集结,大举进攻魏国 。身在都城安邑的魏罃闻讯,立刻派兵御敌,却因赵韩联军的实力强大而使魏军在浊泽遭遇惨败 。在魏军全面溃退之际,魏都安邑被大批敌军围困,危在旦夕 。
而此时,韩懿侯和赵成侯在如何处置魏君一事上发生了分歧 。赵成侯主张杀魏君以此消弭赵韩之心腹大患,韩懿侯却主张分裂魏国,不必赶尽杀绝 。由于双方皆固执己见,军事同盟关系继而迅速瓦解 。如此,安邑之围立解,魏罃趁势展开反击,终于反败为胜 。后世对浊泽之战评价主要有两方面 。首先,赵韩联军在取得战略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却因内部分歧严重,不能协同作战而惜败,令魏国免于被分割 。
而魏罃战败后,在绝境中充分运用镇静待敌、静观其变的策略,等待时机一举反扑,最终反败为胜,在保卫领土之余,也给了赵、韩两国沉重的回击 。
- 浊泽之战,韩国、赵国联军攻打魏国
- 三国潼关之战曹操是如何取胜的潼关之战的发生地点及揭秘
- 河南之战是怎样爆发的?河南之战的发生过程及历史意义
- 后周南唐之战意义:加快了后周统一的步伐
- 巨鹿之战:四个原因导致项羽不得不破釜沉舟
- 2020年一月房企抗疫之战捐款榜单恒大捐出两亿
- 甘之战的结局: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昆阳之战的过程刘秀是怎么击溃百万大军的
- 大非川之战:10万大军被吐蕃40万军队围歼
- 揭秘三国后期魏灭蜀之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