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水会盟到平凉劫盟,再到长庆会盟,浅谈安史之乱后唐蕃的爱恨情仇

唐代吐蕃国自西勃兴,与唐王朝对峙,分庭抗礼 。时而进犯,时而求婚;时而掠地,时而请和 。而唐廷则或征伐防御,亦或绥靖安抚 。这种战和交错的局面约略持续了二百余年 。其中有一次讲和会盟就是公元783年正月,在清水(今甘肃省清水县)举行的 。
清水之盟,即清水会盟,是唐朝在建中四年与吐蕃第六次会盟、第三次议定边界 。在此次会盟中,唐割让了被吐蕃占领的凤翔以西的广大地区与吐蕃和好 。不过吐蕃对会盟并无诚意,最终酿成平凉会盟上唐廷盟官被捕杀,唐盟使浑瑊险些丧命的劫盟恶果 。
763年安史之乱结束不久,吐蕃军队大举进攻唐朝并占领长安15天 。唐代宗仓皇逃往陕州,大将郭子仪率兵勤王逼退吐蕃 。虽然吐蕃放弃了长安,但却占领了凤翔以西的河西地区 。779年,唐代宗病逝,吐蕃纠集南诏等附庸大举进攻西川,唐将李晟率神策军驰援西川守军,重创吐蕃南诏联军于大渡河 。之后吐蕃请和,唐德宗因决心讨平藩镇以及对回纥的深恶痛绝,派遣使臣积极谋求与吐蕃结盟共击回纥,并在诏书中改“献”为“进”,“赐”为“寄”,“领取”为“领之”,以表示两国的对等地位 。
建中四年(783年),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幕府齐映、齐抗、鸿胪卿崔汉衡、计会使于頔、樊泽、入蕃使判官常鲁在清水县,与吐蕃大相尚结赞、大将论悉颊藏、论臧热、论利陀、论力徐会盟,厘定两国边界:“唐地泾州右尽弹筝峡,陇州右极清水,凤州西尽同谷,剑南尽西山、大度水 。吐蕃守镇兰、渭、原、会,西临洮,东成州,抵剑南西磨些诸蛮、大度水之西南 。尽大河北自新泉军抵大碛,南极贺兰橐它岭,其间为闲田 。二国所弃戍地毋增兵,毋创城堡,毋耕边田 。”
之后,爆发了泾原兵变,吐蕃表示可以帮助唐朝平叛,唐德宗答应让出安西和北庭,吐蕃后来仅出一偏师二万,主力驻扎在边境观望 。叛乱平定后,唐德宗想让驻守安西的李元忠与驻守北庭的郭昕撤回长安,遭到宰相李泌及群臣的坚决反对,德宗于是没有兑现诺言 。尚结赞对唐朝食言毁约深表不满,决计报复 。
786年九月,吐蕃军队越泾、陇(陕西省陇县)、邠、宁(甘肃省宁县)等州,进兵至凤翔 。李晟将其击退,十月,再挫吐蕃军于摧沙堡(宁夏固原县西北) 。浑瑊、马燧等将也阻击吐蕃军 。尚结赞不断遣使向唐求和,又继续侵扰,唐德宗担心将帅生事邀功,力主罢兵而与吐蕃和盟 。十二月,罢李晟兵权 。
贞元三年(787年),吐蕃又遣使求和,唐将韩游瓌觉察到吐蕃求和的反常:“吐蕃弱则求盟,强则入寇,今深入塞内而求盟,此必诈也”,但是德宗仍然主和,甚至还想联合吐蕃,共击回纥,答应与吐蕃和盟 。德宗命崔澣去见尚结赞,尚结赞以归还盐、夏二州,表示“诚意”,还提出请唐朝派浑瑊主盟 。唐朝答应派浑瑊为会盟使,会盟地点几经磋商,最后决定在平凉(甘肃平凉) 。
五月十五日,唐蕃会盟于平凉 。浑瑊在出发前,李晟警告他,此次会盟非比寻常,必须严加防备;但是唐德宗却命令浑瑊不要猜疑对方,要表示会盟的诚意 。会盟开始前,浑瑊等人应尚结赞之请,脱去盔甲,入幕换穿礼服 。此时,吐蕃军伏兵在击鼓的号令下,从四面蜂拥而至,浑瑊觉察后迅速从幕后逃出,乘马突围,唐朝会盟官员自副使崔汉衡以下60余人,皆被扣押,其余随从将士全部被杀 。此次劫盟突袭事件,唐军死500余人,被俘千余人 。
平凉劫盟使双方都不再抱有和平的诚意,唐朝不履约,吐蕃也无和平共处之意 。唐德宗深悔坚持与吐蕃会盟的失误,果断抛弃了联合吐蕃共击回纥的幻想,转而联合回纥、大食,诱使南诏共同对付吐蕃,唐蕃又进入激烈的战争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