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对于此类奏折,康熙帝一般都写“知道了”三个字 。可不知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竟然写成了“知道子” 。他也没有多看一眼,就将朱笔批过的奏折装回了套封 。
这一天,康熙帝打开一份奏折,是康熙五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718年1月11日)巡抚李发甲所写,奏报湖南秋收丰裕、十二月初四至初八瑞雪盈尺等 。对于此类奏折,康熙帝一般都写“知道了”三个字 。可不知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竟然写成了“知道子” 。他也没有多看一眼,就将朱笔批过的奏折装回了套封 。
李发甲乃至今天的读者看到“知道子”三个字,第一反应,肯定是——呵,笔误 。的确,康熙帝在奏折上所写的“知道了”,至少一千三百次以上,只有这一次写错了 。这是笔误无疑 。
“奏摺(折)”亦是康熙帝朱批的常用字,但有两次写成了“奏習” 。这也是笔误吗?
晒晒朱批上的“笔误”
仔细翻看康熙帝的朱批,会发现有不少错别字 。康熙帝是用繁体字书写,以下除个别情况,只用简化字,达意即可:
“张云翰有几各(个)儿子?”/“不打(搭)浮桥,从卢沟桥回鸾(銮)”/“不暗(谙)节气”/“总兵关(官)朕即补去”/“浙江米价自溅(渐)平和”/“近京各处察矿沙(砂)原是有的”/“事关钱量(粮)”/“近夹(来)惟恐雨多了”/“若不关蜜(密)事无防(妨)”/“不可速(疏)忽”/“人心不服,讓(嚷)到京中”,等等 。
康熙帝朱批中的这种错别字,主要有两种情况(划分不是绝对的):
一是同声而错 。如将节气的“处暑”写作“出暑”;“封疆大吏”写作“风疆大吏”;“满洲”写成“满州”;“以后”写成“已后”;“除根”写成“出根”;“犹恐失调”写成“犹恐矢调”;“皆无凭据”写成“皆无平据”;“难以凭信”写作“难以评信”;“治法甚好”,写成“知法甚好”;“尔灾非浅矣”写成“尔灾非潜矣”;“白莲教”写作“白廉教”;“沙漠”写成“少漠”,等等 。
康熙帝朱批上的错别字
二是形近而错 。如“口外”写成“四外”;“米價 (价)”写成“米贾”;“部费都免了”写成“部费都兔了”;将“兔脱”写成“兒(儿)脱”;宛大二縣 (县)写成“宛大二 懸 (悬);地名的“漳泉”写成“章泉”;“夏”与“ 憂(忧)”不分;“左手”写成“在手”;“风俗不醇”写成“风俗不惇”,等等 。
以上种种,似乎难以用“笔误”一概而言 。康熙帝在奏折上写错别字,已不是新话题 。古往今来,除了不会写字的人之外,人人都会写错字(包括笔误) 。那康熙帝的错别字有什么值得深思之处吗?
勤奋习字 四处留名
北京故宫现在保存有顺治帝习字时的册页,就如同今天儿童的描红一样,时间约是顺治十三年(1656年)秋到顺治十五年夏,也就是顺治十九岁到二十一岁之间,这表明此时顺治帝练习汉字还处于起步阶段 。如果康熙帝也是此等水平的话,出现上面的那些错别字,倒真是情有可原 。那么康熙帝的实际情况怎样呢?
康熙帝自己说:“朕自幼好临池,每日写千余字,从无间断 。凡古名人之墨迹石刻,无不细心临摹,积今三十余年,实亦性之所好 。”这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五十岁时所说的一段话,推算起来,康熙帝十来岁即开始练字了 。
他还说:“朕自幼嗜书法,凡见古人墨迹,必临一过,所临之条幅手卷将及万余 。赏赐人者不下数千 。天下有名庙宇禅林,无一处无朕御书匾额,约计其数,亦有千余 。”
康熙帝赏赐题匾有那么多吗?是自吹自擂吧?——还真不是 。据入值南书房的查慎行记述,康熙四十一年十一月初八日(1702年12月26日),康熙帝在乾清宫,一次就发御书一千四百二十七幅,以备颁赐 。四十四年八月,查慎行在避暑山庄看了记载有颁赐时间的带编号册簿,康熙帝所写“大而匾额、堂幅,小而卷轴、斗方、册页,以及纸扇”,已不下三万号 。查慎行感慨:“自古帝王宸翰,未有若是之多者 。”
- 古龙笔下的一代香帅:楚留香到底是个什么样人?
- 揭秘:清朝历史上江南名医为慈禧打胎的真相
- 解读战国历史:竟是一场最为无耻的叔嫂对话
- 揭秘义和团民在战场上的真实表现:从无畏到怯懦
- 朱仝:水浒传中貌岸然却玩得转黑白两道的好汉
- 揭秘:古代大臣们怎么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 嘉庆朝令人啼笑皆非的马屁:皇帝圣明教化了蝗虫
- 新帝王莽安抚匈奴:一场啼笑皆非的政治闹剧
- 奇特的辽代佛教兴盛:一些大寺院竟富可敌国
- 三木合战的过程是怎样的三木合战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