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的腰带

隋唐时期的腰带随着地位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等级 。
隋唐时期,鞢带已是男子常服通用的东西,鞢是革带上以备挂物的小带子,已于前章叙述 。因鞢带是从西北少数民族流入中原,至隋唐而盛行, 故在隋唐初期,革带上所系鞢较多,盛唐以后减少,少数民族和东西邻国所系鞢较多,汉族所系较少,这是生活方式不同的缘故 。过着游牧流动生活的少数民 族,居无定处,需要随身携带弓、剑、砺石(磨刀石)、火镰、帉(音芬,大巾为帉)帨(手巾)、针筒、算囊之类生活器具,带得越齐全,使用时越方便 。汉族过 着定居的生活,腰间东西挂得太多,反而感到累赘 。北朝末期和隋唐初期,以鞢带上銙的质料和数目多少表示服用者身份高低,最高级的革带装十三銙,为皇帝及 高级大臣所用 。銙的形状有变化,唐太宗赐给功臣李靖的十三环玉带,銙形七方六圆 。唐韦端符在《卫公故物记》讲他见到的十三环带,銙形方者七,挫者二,隅者 六 。十三銙各附环,佩笔一,火镜二,大觿小觿各一,笇囊二,椰盂一,还有五种东西已亡失 。
《唐会要》卷三十一载景云二年(公元711年)令内外官依上元元 年(公元674年)敕,文武官带七事,即算袋、刀子、砺石、契必真、哕厥、针筒、火石袋等鞢七事 。后唐马缟《中华古今注》卷上说唐朝后来规定天子用九环 带 。在西安何家村出土的10副玉带中有一副白玉九环带,九环外有三个三角尖拱形并在底部琢有扁穿孔可系鞢銙 。另外像陕西西安郭家滩隋姬威墓的玉带只七 环,是不完全的带具 。日本美鹤美术馆也保存了同样的一套 。唐五品以上武官有佩鞢七事的制度,但初唐绘画如《凌烟阁功臣像》和《步辇图》中的官员只佩香囊 和鱼袋 。西安唐韦炯墓石椁线刻人物有在革带上佩刀的,可带上悬挂的鞢数不多 。而在西安唐永泰公主墓墓石椁线刻男装宫女身上所束钿镂带上悬挂的鞢反而 较多,男装宫女中有一个头梳双髻、身穿窄袖圆领衫、小口袴,平头花履,双手捧方盒的,画面只看到她身体的正面和左侧面,已看见她腰带上悬有八根鞢带,如 加上看不见的右侧面所悬数目,应达十三根,除腰间有时挂香囊小银铃外,一般不在鞢上挂东西,只是一种时髦的装饰打扮 。
而敦煌壁画中进香贵族,却具有佩鞢七事的形象,可见胡汉习俗的不同 。盛唐以后,汉族革带鞢渐少,至晚唐几乎不在革带上系鞢,只把带銙保留下来作为装饰了 。
带銙有玉、金、银、铜、铁等不同质地,以玉銙最贵,唐代玉銙有素面的,有雕琢人物动物纹样的 。西安何家村出土的白玉銙分方圆二式,上雕狮子 纹,銙下附环 。辽宁辽阳曾出土浮雕抱瓶童子纹玉銙 。銙下面开出可直接挂鞢带的扁孔,称为古眼 。这是后期的形式,这种形式由盛唐流行到辽代前期 。张祜诗: “红罨画衫缠腕出,碧排方胯背腰来”,说明玉銙露于背后 。玉銙紧密排在革带上的称“排方”,排得稀疏不紧的,称为“稀方” 。
【隋唐五代服饰:隋唐时期的腰带】革带尾端所装尾(又名挞尾、獭尾、鱼尾),带尾端原来由上向下反插,唐高宗诏令尾向下插垂头 。《新唐书·车服志》说“腰带者,搢垂头于 下,名日尾,取顺下之义 。”唐代金带铭文都刻在尾上,前蜀王建墓出土玉带具,尾也刻有铭文 。从中唐时期起,革带除单带扣、单尾的款式以外,又出现 了一种左、右腰部两侧各系一带扣和尾的双带扣双尾款式,系紧之后,双尾分垂一旁,起对称装饰效果 。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之执扇者是背侧身的 姿势,正好能看清楚它的装身效果 。这种革带,前腹和后背部分都可装銙,不像单尾带那样穿过扣眼后有一段会被銙带遮住,故到宋金时期就渐渐流行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