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服饰

【魏晋南北朝服饰: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民族服饰】北方民族,泛指五胡之地的少数民族 。春秋战国时,赵武灵王引进的胡服,即为这种短衣长裤形式 。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有典型意义的服装为裤褶与裲裆,一时随胡人入居中原,对汉族服装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
裤褶:是一种上衣下裤的形式,谓之裤褶服,褶其形若袍,短身而广袖 。犹如汉族长袄,对襟或左衽,不同于汉族习惯的右衽,腰间束带,方便利落;男女均服,可作为日常服用,质料用布、缣,上施彩绘加绣,也可以锦缎织成,或用兽野毛皮诸料 。裤为两条裤管分开,裤脚加肥,以其增大效果,立在那儿宛如服裙 。但因为裤形过于博大,于是又派生出缚裤 。
缚裤:凡穿裤褶者,多以锦缎丝带裁为三尺一段,在裤管膝盖部位下紧紧系扎,以便行动,成为既符合汉族“广袖朱衣大口裤”特点,同时又便于行动的一种急装形式 。
裲裆:“裲裆,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 。当背当心,其形式当为无领无袖,初似为前后两片,腋下与肩上以襻扣之,男女均可穿着 。这种服饰一直沿用至今,南方称马甲,北方称背心或坎肩 。也有单、夹、皮、棉等区别,并可着于衣内或衣外 。衣外者略长,衣内者略短 。
北方民族与中原汉族之间在服饰上互相取长补短,以图其新,不仅兼有广、狭两种形式,还演变出一些新的服饰风格,如上衣紧身、窄袖,下裳宽大博广,被东晋学者干宝在《晋记》中称其为“上俭下丰” 。另外,如北齐妇女戴用的幂、穿着的皮靴、缘边袍、系扎的革带等,都为汉族人民所吸收,并流传至后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