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全席成因之谜:从皇帝大婚的大席中演变而来

【满汉全席成因之谜:从皇帝大婚的大席中演变而来】 满汉全席以宫廷盛宴而闻名于世,但是关于它的起源则长时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传闻甚多 。在国内饮食界,有人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宫廷筵席;更有人认为其为清朝皇帝筵宴满汉文武大臣的“国宴”;但与此相反的说法则明确指出:满汉全席不是宫廷宴,更不是皇帝餐 。两种说法截然相背,满汉全席究竟因何而成就变成不解之谜 。
满族在入关以前,繁衍生息在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饮食上并不讲究精细的烹调 。举行宴会时,只是将大块的肉煮烂 。与会者席地而坐,解刀进食 。主食讲究米面点心 。至于在祭祀仪式中,则整猪、整羊、整鸡、整鸭上席 。这种习俗在入关以后仍然保留了一段时间 。
对此,《满文老档》中载:“贝勒们设宴时,尚不设桌案,都席地而坐 。”《清稗类钞》中则有较为详细的描述:“满洲贵家有大祭祝和喜庆,则设食肉之会 。无论旗、汉,无论识与不识,皆可往,均不发简延话也 。是日,院建高过屋之芦苇席棚 。地置席,席铺红毡,毡设坐垫无数 。主客管衣冠 。客至,向主人半跪道贺 。即就座垫盘膝坐,主人不让坐也‘或十人一围,或八九人一围’ 。坐定,佣人以约十斤之向一方置于二尺径之铜盘以献之 。更一大铜碗,满盛肉汁 。碗有大锅勺 。客座前各有八九寸之小铜盘一,无酵团高粱酒倾大瓷碗中,各依次轮饮,捧院押之 。自备酱意高丽纸、解手刀等,自切自食 。食愈多,则主人愈乐 。”满族这种借祭神而举行的宴饮,粗疏豪放,保留了淳朴风俗 。
清入关后,在六部九卿中,专设光禄寺卿,专司大内筵席和国家大典时宴会事宜 。据《大清会典》和《光禄寺则例》记,康熙以后,光禄寺承办的满席分六等 。光禄寺承办的汉席,则分一二三等及上席、中席五类 。也就是说至康熙年间,此前的简朴作风已经发生了改变 。
清康乾盛世,奢华之风盛行,不仅各种宫廷酒宴不断,还频繁出巡设宴 。相传康熙五十三年(1714),康熙帝六十寿辰,宫廷首开千叟宴,康熙在三月二十五日和二十七日两次宴赏耆老,先后有年六十五岁以上老人二千八百余人与宴 。康熙在皇宫内院首尝满汉全席,亲笔书下“满汉全席”四字,从而确定了满汉全席的地位 。自此,满汉全席便开始盛行,随后不断发展完善 。到了1751年至1784年,乾隆六次南巡,往返行程二千九百余公里,沿途设行宫三十处 。所到之处,地方官员及巨贾不遗余力操办盛宴 。满汉全席的品种丰富多彩,一餐不能尽食,要分多次进餐,有分全日进行的,即分午、晚、夜三餐吃;有分两天两个晚上进餐的;还有分三天作三次吃完的 。
满汉全席以宫廷盛宴而闻名于世,但是关于它的起源,则长时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传闻甚多 。在国内饮食界,有人据老厨师称,满汉全席是清代宫廷筵席;更有人在老厨师的“回忆”中,加入清史中的只言片语,经过一番“回忆”与史料相互之间杂揉的艺术加工,满汉全席便被说成了清朝皇帝筵宴满汉文武大臣的“国宴”;但与此相反的说法则明确指出:满汉全席不是宫廷宴,更不是皇帝餐 。两种说法截然相背,人们便莫衷一是了 。
从现在各家的专题论著考察,持满汉全席“源于宫廷说”的认为:“全席”先前称为“大席”,“大席”之称当是由宫廷生活用语派生而来,例如皇帝的婚礼称为“大婚”,筵席伴奏音乐称为“丹陛大乐” 。且前述满汉全席在宫廷中的流行,也为满汉大席出自宫廷增加了可信度 。据一些专家考证,较早满、汉席全设的宴席,出现于康熙前往曲阜祭孔时,衍圣公府中曾以满、汉(孔府菜)席款待康熙,后来这种宴席也开始在宫廷中出现 。乾隆年间,国力强盛,大清王朝达到了发展的顶峰 。乾隆为显示皇家气派,在饮食上刻意追求,讲礼仪、讲排场 。上行下效,民间也开始仿效宫廷满汉全席,举办巨型宴会 。民间满汉全席之称,最早见于乾隆年间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和袁枚的《随园食单》 。在追求皇家风范的体验以及夸富心理的作用下,乾隆年间满汉全席风靡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