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之战: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

公元前204年爆发的井陉之战,是楚汉战争中汉大将韩信指挥的,在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一带对赵军的一次出奇制胜的进攻作战 。在这次战役中,韩信以不到3万的劣势兵力,背水列阵,奇袭赵营,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阵斩赵军主将陈余,活捉赵王歇,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的战略态势 。井陉之战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灵活用兵、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
1.攻方:汉 将领:韩信 兵力:1万
2.守方:赵国(楚国附属) 将领: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 兵力:20万
3.战场:太行山区的井陉口(今河北井陉东)
4.战果: 韩信以万余的劣势兵力,一举击破二十万赵国大军,灭亡了项羽分封的赵国,为刘邦最终战胜项羽,统一全国创造了有利态势 。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一万余新召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攻打项羽的附属国赵国 。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 。井陉口是太行山八大隘口之一,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不利于大部队行动 。当时,赵军谋士
李左车向陈余建议:正面坚壁不战,用一部分兵力绕到敌后切断汉军粮道,最后前后夹击,一战而擒韩信 。但陈余却是一名崇尚正面攻击的将领,认为韩信兵少而疲,不应避而不战 。韩信深谋远虑,自知双方兵力相差悬殊,如采用强攻,必会受挫,于是决定在离井陉口很远地方驻扎下来,反复研究地形地势和赵军部署 。当韩信探知李左车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赵军主帅陈余有轻敌情绪和希图速决的情况后,立即指挥部队进到离井陉口三十里远地方扎下营来 。他选拔了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的红旗,乘天黑悄悄从山间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等翌日见赵军出动,营垒空虚之时,攻入赵军大营,把赵军旗帜拔下,插上汉军旗帜 。
当汉军接近井陉口时,韩信连骑哨都不派,立即传令中军主力全部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营垒上的赵军远远见汉军背水列阵,无路可退,纷纷讥笑韩信不懂兵法 。少顷,天色已然大亮,汉军阵营扬起一阵轻尘,随着激越的鼓声,一队旗仗转出,韩信在众将校的簇拥下纵马来到阵前 。陈余眼见韩信兵少,自己又占据有利地势 。于是率轻骑锐卒蜂拥而出,欲生擒韩信 。韩信令弃旗鼓仪仗,迅速转入阵中 。陈余见此情景,当即下令全营出击,直逼汉阵 。汉军因临河而战已无路可退,所以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双方厮杀半日有余,赵军仍未能获胜 。这时赵军营垒已空,韩信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长驱直入,在赵军营垒遍插汉军红旗 。鏖战中的赵军突然发现背后营垒插满汉旗,队形立时大乱 。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将二十万赵军杀得大败,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 。
公元前205年,项羽在彭城大破刘邦,这使得许多诸侯纷纷背汉归楚,刘邦的处境十分困难 。为了摆脱这一不利局面,刘邦采纳了张良等人的建议,制定了正面坚守、侧翼发展、敌后袭扰的战略方针 。其中命令大将韩信率军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歼灭黄河以北的割据势力,向楚军侧背发展,就是这一战略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 。公元前205年,韩信首先率军击灭了魏王豹,平定魏地 。当时,黄河北岸尚有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个割据势力 。它们都投靠项羽,成为楚的羽翼 。汉要灭楚,就必须先翦除这些诸侯国,使项羽陷于孤立 。韩信针对这些割据势力只图据地自保、互不救援的弱点,便向刘邦提出进一步开辟北方战场,逐次消灭代、赵、燕,东击田齐,南绝楚军粮道,对楚军实施翼侧迂回,最后同刘邦会师荥阳的作战计划 。它得到了刘邦的赞许和批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