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期为追求震撼效果:美曾想在月球上进行核爆

1969年7月,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极佳地展示了美国的综合国力 。实际上,美国人在登月10年前就曾将月球当做展示实力的广告平台,只是他们当时盘算的是在月球上搞核爆 。
1.苏联领先 美国着急
冷战期间,美苏争霸是两国在各领域进行的全方位竞争,这种竞争在军事领域表现得尤其明显 。美国先是在原子弹研制方面取得领先,但苏联在1949年迎头赶上 。此后,苏联在航天领域一直力压美国,让华盛顿的战略决策者饱受压力 。
1957年10月,苏联率先将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上太空轨道,这让美国人感到颜面无光 。随后,他们奋起直追,但他们追赶苏联的脚步却处处慢半拍 。经过多次实验,美国人终于在1958年1月将自己的首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送上太空,两国暂时1:1打成平手 。不过,美国卫星的重量要远逊于苏联人的卫星 。1959年,苏联人又发射了月球探测器,这让对手更加焦急 。直到1962年,美国人才交上同样的答卷 。
就这样,在好几年里,美国人总是追不上苏联人的脚步,这促使其政府埋头苦思,寻求打破这种局面的方法 。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一个在月球上搞核爆的计划浮上水面 。
该计划由美国空军率先提出,其主要内容是用战略导弹将一颗核弹头发射至月球,让其在月球表面爆炸 。先不论该计划可行性如何,单就其内容来说,这很明显是一个“拍脑袋想出来的主意”,是一个急于证明美国在军事和科技领域并不逊色甚至强于苏联的计划 。尽管如此,这个计划还是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很快便组织一批科学家论证这一计划的可行性 。
1946年,在太平洋中的核爆,图为驱逐舰和其他舰艇被核爆摧毁的情景 资料图片
2.高空核爆 画面很炫
实际上,这一计划的提出是有其独特背景的 。
20世纪50年代,美苏均已掌握了核武器,于是两国便开始在核试验上较劲,直至一同将实验场所搬到高空 。这场“高空核试验竞赛”始于美国在1958年实施的“阿尔戈斯计划” 。当时,一支由9艘军舰组成的美军舰队在绝密状态下进行了X-17A导弹试射 。这枚当量为1700吨TNT的核弹在南大西洋上空161公里处引爆 。之后,美国又两次用这种方式将核弹送上高空引爆 。据悉,这种核试验方式的成功让美国军方十分自豪 。
此后,美国《纽约时报》披露了美军的这三次核实验,标志着太空核爆竞赛的大幕正式在美苏之间拉开 。得知消息的苏联人在该领域进行了长时间探索,终于在3年后作出了有力的回应 。这一年,一枚导弹从苏联阿斯特拉罕州的卡普斯京亚尔靶场腾空而起,将一枚核弹头送入高空引爆 。
据介绍,进行高空核爆实验主要有四重目的:第一,研究反弹道导弹问题;第二,研究并解决核弹头的突防问题;第三,研究高空核实验对通讯、雷达与航空电子设备的影响;第四,进行一系列的科学研究,高空核爆会产生很多地球物理现象,可模拟类似的自然现象,探索自然规律 。
【冷战期为追求震撼效果:美曾想在月球上进行核爆】实际上,美国在1958年一共搞了4次此类实验,此后暂停了4年 。到了1962年,美国又继续进行相关实验 。在解释为什么要恢复高空核试验时,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说:“我们正在雷达上花费大量金钱来加强我们的防御能力,以发展反导系统,但我们不能确定核爆炸会让多少设备停止工作而成为废品 。”肯尼迪的表态清楚地表明了美国进行高空核试验的目的 。
据介绍,在一次美国的高空核试验中,爆炸形成的火球以及明亮的红色球形波造成高频无线电通讯和雷达通讯中断,爆点500多公里外的兔子视网膜竟被烧伤 。当这枚核弹爆炸时,在夏威夷地平线上空可见一道锐利明亮的闪光 。1963年8月5日,美、苏、英在莫斯科签订三国大气层核禁试条约之前,美国一共进行了15次高空核试验,苏联进行了1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