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人佩戴的银饰究竟是怎样加工出来的

苗族银饰的加工,全是以家庭作坊内的手工操作完成 。根据需要,银匠先把熔炼过的白银制成薄片、银条或银丝,利用压、寥、刻、搂等工艺,制出精美纹样,然后再焊接或编织成型 。苗族银饰工艺流程很复杂,一件银饰多的要经过一二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而且,银饰造型本身对银匠的手工技术要求极严,非个中高手很难完成 。除了在锤砧劳作上是行家里手,在造型设计上苗族银匠也堪称高手 。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苗族银匠善于从妇女的刺绣及蜡染纹样中汲取创作灵感 。另一方面,作为支系成员,也为了在同行中获得竞争优势,苗族银匠根据本系的传统习惯、审美情趣,对细节或局部的刻画注重推陈出新 。工艺上的精益求精,使苗族银饰日臻完美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以不触动银饰的整体造型为前提 。苗族银饰在造型上有其稳定性,一经祖先确定形制,即不可改动,往往形成一个支系的重要标志 。苗族女性饰银,爱其洁白,珍其无瑕 。
【苗族人佩戴的银饰究竟是怎样加工出来的】因此,苗族银匠除了加工银饰,还要负责给银饰除污去垢,俗称"洗银" 。他们给银饰涂上硼砂水,用木炭火烧去附着在银饰上的氧化层,然后放迸紫铜锅里的明矾水中烧煮,经清水洗净,再用铜刷清理,银饰即光亮如新 。
原料历史上的银饰加工原料主要为银元、银锭 。也就是说,苗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周而复始,经年累月,积攒下的银质货币,几乎全都投入了熔炉 。正因为如此,各地银饰的银质纯度以当地流行的银币为准 。譬如民国时期黔东南境内是以雷山为界,其北边银料来自大洋,纯度较高,南边来自贰毫,银饰成色较差 。20世纪50年代后,党和政府充分尊重苗族群众的风俗习惯,每年低价拨给苗族专用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