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大年初二的赶鸟节究竟有啥历史来源

每年农历二月初一是瑶族的“赶鸟节” 。相传很久以前 , 瑶族山区林木茂密 , 很适宜鸟雀的繁衍生息 。以五谷为食的山雀、野鸡……成了瑶山早玉米、早春作物的头号大敌 , 人们年年有种无收 , 只能靠野菜过活 , 官府的钱水粮源也枯竭了 。这一消息惊动了皇帝 , 皇帝颁下圣旨:谁人制住鸟害 , 赏岭9架 , 免税9年 。圣旨传谕了9山9岭99寨 , 山主和耕山人都想着办法 。有个叫细妹的瑶家姑娘 , 聪明伶俐又有一副好嗓子 , 她只要向着山林歌唱 , 鸟雀就羞得不敢开口 , 歌声住了 , 它们还在天空盘旋 , 追寻歌味 , 迷得不想飞去 。
二月初一那天 , 细妹带着平日里向她学唱歌的青年们 , 一路唱一路引着鸟儿们离开瑶山 , 鸟儿被歌声迷醉 , 一醉就是半年 , 等到醒来飞回瑶山 , 坡地上只剩下旱禾英、包谷秆、蕃薯藤 , 耕山人早已把粮食收进了寨 。这一年 , 9山9岭99寨没遭鸟害 , 都得到了好收成 。
皇帝嘉奖下来 , 功劳却被一个贪婪的山主谎领了 。第二年开春 , 皇帝派使臣请山主赶鸟 , 山主却毫无建树 , 眼看鸟儿把播下的种子都快吃光了 , 细妹不忍让大家错过播种的时节 , 开了金口 , 于是鸟雀乖乖地听她调动 。这一实情惊动了使臣 。使臣回京禀呈皇帝 , 皇帝便高兴地把瑶山赐给了细妹 。于是瑶家人就将农历二月初一这天定为赶鸟节 。
瑶族赶鸟节的内容
【瑶族大年初二的赶鸟节究竟有啥历史来源】瑶族赶鸟节那天 , 村寨里的青年男女都聚在一起 , 甜蜜地对唱情歌、山歌、猜字歌、谜子歌 , 从日出到月起 。渴了 , 喝一捧清泉;饿了 , 吃几个粑粑 。鸟雀忘了归巢 , 唱歌人不想回寨 , 直到夜露湿透了头帕 , 他们才男送女 , 女送男 , 送过岭 , 送过山 , 送一程唱一段 , 快进寨门了 , 才含情脉脉 , 依依不舍地分开 。
这一天 , 青年们忙着赶会对歌 , 寻找知音 , 老年人便在家里 , 把连夜舂出的糯米粑粑 , 捏成铜钱大小 , 戳在竹枝上 , 插在神坛边或堂屋门旁;名叫“鸟仔粑” 。说是鸟雀啄了粑粑 , 就会把嘴壳粘住 , 再也不会糟蹋五谷了 。到晚上 , 瑶家人还走村过寨地串火塘 , 品尝各家的“鸟仔粑” , 祈祷不生天灾人祸 , 辛苦一年能有一个好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