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饮食男女:美厨娘董小宛和冒辟疆的美食世界

我国烹调技艺,堪称世界一绝,但从事烹调技艺的能人,大多出于男性,尤其是皇宫御膳,充当“尚书”者非要男性,女的不能担任,由于这封建余毒的影响,自古至今,烹调高手大多出自男性,但查阅有关史料,并非尽然,有的甚至女性强于男性,明末清初“秦淮八艳”之一的董小宛,即为一例 。
董小宛不仅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琴棋书画俱全,而且是一位颇有造诣的出色厨师,正如冒襄《影响梅庵忆语》所述,食谱菜经莫不精通:“旁及饮食,挑冻瓜凝,秋棠蜜渍,琐瑟米盐,庑下舂爨”,样样皆行 。
董小宛的美食世界(一)
董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金陵(现南京)人,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死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这位“金陵八艳”才女委身冒辟疆为妾,栖隐如皋水绘园 。
董小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家厨,她所烹制的菜肴不仅注重香、味等内在质量,也重视成菜的外观和颜色,一些极普通的素菜,在她的精心选料和搭配下,不论是蒲藕芦蕨,还是枸蒿蓉菊,都能“芳旨盈席” 。史载董小宛自制食品“醉蛤如桃花,醉鲟骨如白玉,油鲳如鲟鱼,虾松如龙须,烘兔酥雉如饼饵 。”冒辟疆在《影梅庵忆语》中也盛赞夫人的手艺:“火肉久者无油,有松柏之味;风鱼久者如火肉,有麋鹿之味 。”火肉就是火腿 。由于制作得法巧妙,吃起来既保健,又别有风味,时人誉为“董菜” 。
在董小宛所着《奁艳》中,所记“菜谱”犹如“诗诀” 。比如:雨韭盘烹蛤,霜葵釜割鳝;生憎黄鲞贱,溺后白虾鲜 。这是说,文蛤乃天下第一鲜,但其爆炒时选用的配菜,以雨后嫩韭为最佳 。李时珍称韭菜“乃菜中最有益者” 。俗谚“小暑黄鳝赛人参” 。但是“小暑”时节有限,为不失“赛人参”的滋味,董小宛承袭了苏州名肴“炒鳝糊”的特点,选择了经过霜打过的葵菜,并且干藏四季备用 。至于白虾,虽属南黄海一鲜,但要挑清明节前所产,生炝后淋上陈元酒,方能“腥中渗香”,还略带黄鲞的酥脆感 。
“鱼(余)肚(杜)白鸡”为“董菜”的又一力作 。当年董小宛求教于余淡心、杜菜村、白仲三位名厨,按照他们的指点选定新生母鸡,脱骨后填入水发鱼肚,用炒锅久炖后,汤清如水,色白呈素,其口感浓郁,鸡鲜嫩,肚糯胶,颇具扬州风味 。曾有谐诗云:余子秦淮收女徒,杜生步武也效尤 。白君又把尤来效,不道今日总下锅 。
跑油肉
跑油肉(又称“走油肉”、“虎皮肉”)是董菜中鼎鼎大名之作 。选择肥瘦均匀的带皮肋条猪肉,刮洗干净,切成长方形块子,入开水锅,加葱姜黄酒煮片刻,取出,漂洗,再入锅煮至八成熟,揩干净水分,趁热将皮抹上糖色,进八成热的花生油内煎炸,待肉皮起泡,呈红色时取出冷却,改切薄片,要求每片半厘米厚,长一寸半,宽一寸,码于大碗内,加黄酒、酱油、糖、葱、姜适量,上笼蒸得酥烂 。挑出葱姜,滗出汤汁,扣于盘内 。将汤汁浓缩,勾芡浇于肉面,盘周围上爆炒的豌豆苗或绿色蔬菜 。其肉色泽似虎皮,质地酥烂,醇香味美,俗称虎皮肉,又称“董肉” 。《淮扬拾遗》中记述抗清名将史可法这样评述“董肉”:肥而不腻,咸中渗甜,酒味馨香,虎皮纵横 。这位水绘园的座上客品尝后赞不绝口 。
董小宛天资聪颖,又好学、善学,她仔细考证食谱,偶遇名厨奇异的烹饪方法,就虚心求教,然后又以她的聪明加以精巧的变化做出来 。所谓“董菜”,实质就是经过董小宛妙手改造加工过的乡土名菜 。它不仅要求炒、烧、溜、炸、爆、煮、熬、焖、煨等恰到好处,还结合川菜、粤菜、淮扬菜的众长,选料配方十分考究、严格 。这位一代才女,曾以“善作海疆风薰之味”而名噪一时,被文人食客誉为“董菜” 。其时,大文人、礼部侍郎钱谦益以诗赞曰:珍肴品味千碗诀,巧夺天工万种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