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学家晏殊的贡献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
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十四岁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命为秘书省正字,官至右谏议大夫、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礼部刑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兵部尚书,1055年病逝于京中,封临淄公,谥号元献,世称晏元献 。
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与其子晏几道,被称为“大晏”和“小晏”,又与欧阳修并称“晏欧”;亦工诗善文,原有集,已散佚 。存世有《珠玉词》、《晏元献遗文》、《类要》残本 。
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政治成就
真宗死,命章献明肃太后权掌国事,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都想单独见太后奏事,一时相持不下,晏殊挺身而出,建言太后垂帘听政,丁、曹二人皆不得见,议遂定,这一建议,对稳定当时的政局,起了重要作用 。
仁宗朝,西夏元昊反,天下弊于兵,晏殊时任宰相兼枢密使,建议仁宗罢监军,不要以阵图授诸将,使得诸将对敌时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他还建议整顿财赋制度 。这些建议均被仁宗采纳,并取得很好的效果,终于使元昊俯首听命 。
晏殊为人刚简威猛,待人以诚,虽处富贵,但生活相当简朴,并且乐于奖掖人才,当世名士,如范仲淹、孔道辅、欧阳修等,皆出其门,又能识富弼于寒素之中,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晏殊执政时,范仲淹、韩琦、富弼皆受重用,台阁也多一时之贤,做了许多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大事,为史学家艳称的“庆历新政”,实际上是由晏殊总领其事的 。晏殊被罢相,范、韩、富等被贬,“庆历新政”遂宣告失败 。任地方官时,他曾大办学校,培养人才,欧阳修说“自五代以来,天下学废,兴自公始”,并非虚誉 。
文学成就
【北宋文学家晏殊的贡献晏殊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晏殊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大部分已散失,仅存《珠玉词》136首 。
《全宋诗》中收其诗160首、残句59句、存目3首 。在《全宋文》中仅存散文53篇 。
《东都事略》说他有文集240卷,《中兴书目》作94卷,《文献通考》载《临川集》30卷,皆不传 。传者惟《珠玉词》3卷 。汲古阁并为1卷,为《宋六十名家词》之首集,计词131首 。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世称“抚州八晏”(晏殊、晏几道、晏颖、晏富、晏京、晏嵩、晏照、晏方) 。
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 。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有“宰相词人”之称 。他的词,吸收了南唐“花间派”和冯延巳的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语言清丽,声调和谐,如其闲雅之情调、旷达之怀抱,及其写富贵而不鄙俗、写艳情而不纤佻,写景重其精神,赋于自然物以生命,能将理性之思致,融入抒情之叙写中,在伤春怨别之情绪内,表现出一种理性之反省及操持,在柔情锐感之中,透露出一种圆融旷达之理性的观照,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其“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撼庭秋》)等佳句广为流传 。他既是导宋词先路的一代词宗、江西词派的领袖,还是中国诗史上的一位多产诗人 。有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行于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