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 字介甫 , 号半山 , 汉族 , 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 , 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
庆历二年(1042年) , 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 , 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 , 任参知政事 , 次年拜相 , 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 , 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 , 宋神宗再次起用 , 旋又罢相 , 退居江宁 。元祐元年(1086年) , 保守派得势 , 新法皆废 , 郁然病逝于钟山(今江苏南京) , 赠太傅 。绍圣元年(1094年) , 获谥“文” , 故世称王文公 。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 , 著书立说 , 被誉为“通儒” , 创“荆公新学” , 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 。哲学上 , 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 , 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 , 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
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 , 有很强的说服力 , 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 , 名列“唐宋八大家” 。其诗“学杜得其瘦硬” , 擅长于说理与修辞 , 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 , 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 , 世称 “王荆公体” 。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
历史如何评价王安石
韩琦: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 , 处辅弼之地则不可 。
曾公亮:上与介甫如一人 , 此乃天也 。
唐介:安石好学而泥古 , 故论议迂阔 , 若使为政 , 必多所变更 。安石果用 , 天下必困扰 。
曾巩:巩之友有王安石者 , 文甚古 , 行称其文 。
司马光:人言安石奸邪 , 则毁之太过;但不晓事 , 又执拗耳 。
黄庭坚:余尝熟观其(王安石)风度 , 真视富贵如浮云 , 不溺于财利酒色 , 一世之伟人也 。
张芸叟:王介甫如空中之音 , 相中之色 , 欲有寻绎 , 不可得矣 。
杨时:今日之祸(金人围京城 , 勤王之兵四集) , 实安石有以启之 。
朱熹:以文章节行高一世 , 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己任....(然)卒之群奸嗣虐 , 流毒四海 , 至于崇宁、宣和之际 , 而祸乱极矣 。
陆九渊:公畴昔之学问 , 熙甯之事业 , 举不遁乎使还之书 。而排公者 , 或谓容悦 , 或谓迎合 , 或谓变其所守 , 或谓乖其所学 , 是尚得为知公者乎?英迈特往 , 不屑于流俗声色利达之习 , 介然无毫毛得以入于其心 , 洁白之操 , 寒于冰霜 , 公之质也 。扫俗学之凡陋 , 振弊法之因循 , 道术必为孔孟 , 勋绩必为伊周 , 公之志也 。不期人之知 , 而声光烨奕 , 一时钜公名贤 , 为之左次 , 公之得此 , 岂偶然哉 。
朱光庭:昔王安石当国 , 惟以破坏祖宗法度为事 , 每于言路 , 多置私人 , 持宠养交 , 寖成大弊 。
严有禧:惟王莽、王安石、贾似道三人力任为必可行 , 而皆以扰民致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