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是怎样的人历史如何评价王安石( 二 )


崔鶠:除异己之人 , 著《三经》之说以取士 , 天下靡然雷同 , 陵夷至于大乱 。
敖器之:荆公如邓艾缒兵入蜀 , 要以险绝为功 。
罗大经:国家一统之业 , 其合而遂裂者 , 王安石之罪也 。
颜习斋:①荆公廉洁高尚 , 浩然有古人正己以正天下之意 。及既出也 , 慨然欲尧舜三代其君 。②且公之施为 , 亦彰彰有效矣 。用薛向、张商英等治国用 , 用王韶、熊本等治兵 , 西灭吐蕃 , 南平洞蛮 , 夺夏人五十二砦 , 高丽来朝 , 宋几振矣 。
蔡上翔:荆公之时 , 国家全盛 , 熙河之捷 , 扩地数千里 , 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 。
蔡东藩:上有急功近名之主 , 斯下有矫情立异之臣 。如神宗之于王安石是已 。神宗第欲为唐太宗 , 而安石进之以尧、舜 , 神宗目安石为诸葛、魏徵 , 而安石竟以皋、夔、稷、契自况 。试思急功近名之主 , 其有不为所惑乎?当时除吴奎、张方平、苏洵外 , 如李师中者 , 尝谓其必乱天下 。新法非必不可行 , 安石非必不能行新法 , 误在未审国情 , 独执己见 , 但知理财之末迹 , 而未知理财之本原耳 。当安石知鄞时 , 略行新法 , 邑人称便 , 即哓哓然曰:“我宰天下有余 。”不知四海非一邑之小 , 执政非长吏之任也 。天下方交相诟病 , 而安石愈觉自是 , 黜陟予夺 , 任所欲为 。至若登州妇人一案 , 较诸斗鹑少年 , 尤关风化 , 同僚谓不宜减罪 , 而彼必欲减免之 , 盖无非一矫情立异之见耳 。夫朝廷举措 , 关系天下安危 , 而顾可以矫情立异行之乎?我姑勿论安石之法 , 已先当诛安石之心 。
梁启超:①若乃于三代下求完人 , 惟公庶足以当之矣 。悠悠千年 , 间生伟人 , 此国史之光 , 而国民所当买丝以绣 , 铸金以祀也 。距公之后 , 垂千年矣 , 此千年中 , 国民之视公何如 , 吾每读宋史 , 未尝不废书而恸也 。②以不世出之杰 , 而蒙天下之诟 , 易世而未之湔者 , 在泰西则有克林威尔 , 而在吾国则荆公 。
列宁: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 实行土地国有未成 。
吕思勉:王安石的变法 , 旧史痛加诋毁 , 近来的史家 , 又有曲为辩护的 , 其实都未免有偏 。王安石所行的政事 , 都是不错的 。但行政有一要义 , 即所行之事 , 必须要达到目的 , 因此所引起的弊窦 , 必须减至极少 。若弊窦在所不免 , 而目的仍不能达 , 就不免徒滋纷扰了 。安石所行的政事 , 不能说他全无功效 , 然因此而引起的弊端极大 , 则亦不容为讳 。
毛泽东:(王安石)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 , 而卒以败者 , 无通识 , 并不周知社会之故 , 而行不适之策也 。
黄仁宇:王安石能在今日引起中外学者的兴趣 , 端在他的经济思想和我们的眼光接近 。他的所谓“新法” , 要不外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 。他与司马光争论时 , 提出“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论 , 其方针乃是先用官僚资本刺激商品的生产与流通 。如果经济的额量扩大 , 则税率不变 , 国库的总收入仍可以增加 。这也是现代国家理财者所共信的原则 , 只是执行于11世纪的北宋 , 则不合实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