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祸从口出的怀才狂士

“祸从口出”,说的就是一些人因为不会说话,所以给自己招致祸事,最终可能还引来了杀生之祸 。尤其是在那些手握生杀大权的皇帝身边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大臣在皇帝面前都会表现的谨小慎微,生怕稍有不慎就会带来不测 。但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三国时期,因为三国是个政权并立的特殊时期,君主们对于人才的争夺可以说是不择手段、不遗余力的,这就造成了有些人的恃才傲物和狂放不羁 。但是,凡是都有个度,即便是君主再能容物,也不能忍受对自己不尊敬的名士 。所以三国时期就有这么三位祸从口出的怀才狂士 。
下面我们就来说说三国三大口无遮拦致祸的名士 。
祢衡


祢衡这个人很有名,有一处京剧曲目叫做《击鼓骂曹》,说的就是他的故事 。那是曹操迎接汉献帝建都许县以后,想聘用祢衡为官,结果被祢衡拒绝 。曹操怀恨在心,知道祢衡擅长击鼓,就招他为鼓手,想以此来羞辱他 。击鼓要穿专门的服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要穿演出服,在负责演出的人员要祢衡换服装时,祢衡脱了一个精光,这让曹操在众宾客面前很丢面子 。在孔融的说服下,祢衡答应前去给曹操赔罪 。结果祢衡拿着三尺长的大杖,捶捣着地大骂曹操 。这前一节就是击鼓,后一节就是骂曹 。但因为祢衡这个人很有才名,曹操不想杀他而留下恶名,就将他推荐给了刘表 。刘表也受不了祢衡的轻慢和侮辱,就把他推荐给了黄祖 。黄祖本来也很器重祢衡,尤其是他的长子黄射,更是对祢衡友善器重,但祢衡这个人连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都敢骂,还能在乎你一个江夏太守?结果被一向“性情急躁”的黄祖杀了 。
祢衡这个人很有才气,《鹦鹉赋》就是他的作品 。在刘表那儿,看到刘表等人对奏章的解释不严密,就撕掉扔在地上,然后要来纸笔,立刻写就 。刘表看了,言辞、语义都非常好 。在替黄祖处理文书事务时,黄祖说“和我心中要说的话是一样的” 。可见这个人才气有多高!


不过,这个人却是个口无遮拦的主儿,可以说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骂谁就骂谁,是完全彻底的嘴上没有一个把门的 。还是在许都刚刚建立的时候,天下许许多多读书人和大臣谋士都来到这儿,意图谋一份好差事,弥衡也来到了这里 。但是,由于长时间的无人问津,祢衡就这么一直闲着 。有人他:“为什么不去投奔陈长文(陈群)、司马伯达(司马朗)呢?”祢衡说:“我怎么能和杀猪卖肉的结交呢!”人又问他:“荀文若(荀彧)、赵稚长(赵融)怎么样?”祢衡说:“荀文若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赵稚长可以让他去管理厨房膳食 。”
【三国时祸从口出的怀才狂士】陈群的祖父、父亲以及叔父都很有名,他自己也和孔融相友善 。陈群曾经在刘备手下做事,刘备代陶谦为徐州牧,陈群曾经劝他不要东征袁术,要防止吕布背后偷袭 。刘备不听,果然丢失了徐州 。孔融是祢衡看上眼的一个人,而陈群又是孔融愿意结交的人之一,可到了祢衡那里,竟是那么的不堪 。
司马朗的祖父司马俊官至颍川太守、父亲担任过京兆尹,他自己听从父亲的安排,想方设法离开已有篡逆野心的董卓,应该说虽然出身于官宦世家,却也是青年才俊 。尤其是,司马朗家教严格,年轻时就有好名声,有人直呼其父的名字,司马朗对那人说:“轻慢他人的尊长,就等于是不尊重自己的亲长 。”那人因此而道歉 。这和“孔融让梨”有得一比 。
就是这样的两个人,竟然被祢衡说成是“杀猪卖肉”的,这实在是有点儿不像话了 。


建安初期,荀彧已经成为曹操的留守总管,在那样的一个年代,如果没有点儿才气能力,靠混是混不到这般职位的 。赵融曾经是汉灵帝设置的西园八校尉其中的一位,这种职位,一般不会是平民家子弟 。就是这两个人,竟然也入不了祢衡的“法眼” 。要说看不上也就算了,不和他结交也就罢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荀彧的脸长关你什么事?这种拿人长相和残疾说话的做法,完全是泼妇骂街式的作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