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玄“字,“炁”者,无也,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六 )


老子的逻辑学既不是通常的形式逻辑 , 也不是黑格尔的辩证逻辑 , 而是全面系统形式的哲学逻辑 。 也就是说 , 它将语言逻辑、形式逻辑、辩证逻辑三者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 , 强调逻辑的真实性而不是思辨性 。 这种真实性已经达到逻辑思维的最高境界 , 为此印度学者才将它表述为“生命的逻辑” 。 用概念表述出来 , 就是哲学逻辑 。 它与传统的形式逻辑、符号逻辑、数理逻辑、模式逻辑不同 , 属于真实逻辑范畴 。 哲学理论的最高境界就是真善美 , 老子的逻辑达到了这一境界 。 所以才称得上属于“生命的逻辑” 。
珞珞如石 第五处:《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传世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故致数舆无舆 。 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如石 。 ”
帛书本:“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也 。 故致数舆无舆 。 不欲琭琭如玉 , 珞珞如石 。 ”
这里更妙 , 只是改了一个语气词 , 就把否定变成了肯定 。 “侯王自谓孤、寡、不穀”是指什么呢?这是春秋战国时期 , 各诸侯王用来自称的用语 。
在《道德经》的第四十二章 , 老子指出了这个自称的来历:人之所恶 , 唯孤、寡、不穀 , 而王公以为称 。 也就是诸侯王表示自己愿意“受国之垢” , 处众人之所恶 , 以下为根基 , 以贱为根本的意思 。 所以侯王这个自称 , 表示不忘本 , 向来是广受赞赏的 。 这个反问是一种语气的肯定与加强 。 紧跟“致数舆无舆”玉和石的差别在哪里?玉很美 , 但只能让极少部分人得到 , 所以人人都去赞赏它;石头很糙 , 但却能让人人都受益 , 大家造屋盖房随便取用 。 人人都能受其惠 , 人人都能得到的东西 , 大家反而不去赞赏它了 。 就像水 , 赞赏水的人虽然很少 , 但大家一时一刻都离不开它 。 是玉贵重 , 还是水贵重?当然是水更贵重 , 这就是“至誉不誉”的道理 , 百姓日用而不知 。
“大器晚成”“大器免成”自然之美 。 第六处:《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传世本:“大器晚成”
帛书本:“大器免成”
同样是一字之差 。 一个是持之以桓之意 , 表示大才都是很晚才成就出来的;一个却是顺其自然之意 , 表示大才都不是刻意成就、人为造就而来的 。 “大器晚成” , “大器免成” , 都是自然而然的而成 。 《道德经》说“大巧若拙” , 我们总觉得自然界的素材不够完美 , 想要人为去改造它 , 制作成器 。 但我们制作出来的任何器物 , 都远远比不上自然界一片树叶 , 一只小鸟那么精巧 。 所以 , 自然成就之才 , 才是大才;人为造就之才 , 反而是拙才 。 试图把人塑造成“器” , 才真正是“夺天之造化” 。
物形之 , 势成之 。 第七处:《道德经》第五十一章
传世本:“道生之 , 德畜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 。 ”
帛书本:“道生之 , 德畜之 , 物刑之而器成之 。 ”
古代“形”和“刑”是通用的 , 这里没毛病 , 有毛病的是把“器成之”改成了“势成之” 。 “物形之 , 势成之” , 这里是很难沟通上下文的 。 道、德、物后面跟着动词 , 它们本身是作为主语的:道 , 生之;德 , 畜之;物 , 形之 , 那“势” , 这里的刑 , 其实是刑伤的意思 。 “朴散则为器” , 朴是怎么散掉的?被刑伤了 。 所以“物刑之而器成之” , 这里的“物” , 指的就是刑伤外物、刑伤自身的人 。 他们对待外物的方式是:挑选自己觉得有用的 , 丢弃自己觉得没有用的;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是 , 留取天性中觉得好的部分 , 抛弃天性中觉得不好的部分 。 “刑”是雕刻、砍削的意思 。 一块木头 , 把它雕出花来 , 做成好看的器物 , 那么被削下来丢弃的部分 , 不正是他们觉得没有用的部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