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讨伐董卓的关东诸侯当中 , 袁绍被推举为盟主 , 讨董军事行动虽然虎头蛇尾 , 但这却让袁绍赚足了名声 , 再加上袁绍显赫的家族背景 , 因而这天下名士一时间蜂拥而至 。等到韩馥将冀州让给袁绍 , 袁绍就更是兵多将广 , 谋士成群 。可以说 , 在三国初期的诸侯当中 , 真正称得上是人才济济的当属袁绍 。本博曾经论述过袁绍和曹操的谋士 , 他们的才能并没有多大的差距 , 但有一个现象却不能忽略 , 看起来曹操的谋士总是意见相同 , 而袁绍的谋士却总是意见相左 。本来 , 有不同的意见并不是一件坏事 , 决策者可以通过比较 , 更能看清利害关系 , 从而能够更加明确地趋利避害 , 但问题是 , 袁绍的谋士还要把这种分歧变成争斗 , 从而使集团利益受损直至失败 。那么 , 袁绍的谋士为什么总是善于窝里斗呢?
先看看谋士们是怎样窝里斗的 。
兴平二年(公元195) , 汉献帝流亡河东 。沮授建议袁绍 , 应该迎立汉献帝 , 将都城安在邺城 。然后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 畜士马以讨不庭” , 这样就没有人能够征服 。可是另一个谋士郭图却说 , 汉朝已经衰落很久了 , 想把它兴旺起来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吗?如果把皇帝迎来 , 有事就得上奏 , 服从皇帝自己的权力就小了 , 不服从就是违抗皇命 , 这不是一个好计策 。就这样 , 袁绍把这件事搁在一边 , 等到曹操迎接了汉献帝 , 用皇帝的名义来命令他 , 这才后悔起来 。
《三国志》说是郭图劝说袁绍迎接汉献帝 , 建都邺城 , 袁绍不采纳 。是否迎接汉献帝是当时最大的事情 , 沮授又是当时袁绍手下职位最高的谋士 , 这样大的事情为什么没有沮授的意见?
【解密:四世三公的袁绍部下为什么总善于窝里斗?】当然了 , 即便沮授和郭图意见不一样也不是问题 , 可到了官渡之战时 , 两人的意见和分歧就变成了争斗 。
袁绍准备南下进攻许都 , 沮授和田丰等人建议 , 我们连年征战 , 百姓已经很疲惫 , 这是我们的忧患 。不如先向皇帝报捷 , 使百姓休养生息 。如果曹操不让我们觐见天子 , 就说他阻隔王路 , 这样我们就有了出兵的理由 。然后我们就分兵袭扰他的边境 , 让他们不得安宁 。这样经过三年的时间 , 我们就可以把曹操拖垮 , 大事就可以成功 。郭图、审配等人说 , 以明公的神武和河北的兵强马壮 , 打败曹操那是像翻手掌一样容易 。现在不夺取许都 , 恐怕以后就更不可能了 。
这不过是战略方针问题的讨论 , 也就是采取持久战来消耗对方的军事能力 , 还是采取速决战来一举消灭敌人 , 袁绍倾向于后者并予以采纳 , 于是大军进攻至官渡 。但是 , 郭图却不罢休 , 还要在袁绍面前进一步诋毁沮授 , 说:“沮授监管内外 , 威权震动三军 , 如果让他进一步强盛 , 又有什么办法能够制约他呢?”就这样在大战之前 , 袁绍要将沮授的典军职权分为三都督 , 分别由沮授、郭图、淳于琼各领一军 。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实行 , 但内斗的祸患已经埋下 。
- 解密: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为何没能做上高位?
- 解密:古代打仗的真实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 历史解密:汉景帝为何重用小车司机做丞相
- 解密: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为何加速清朝的灭亡?
- 解密:康乾盛世时期中国有着多大的历史疆域?
- 解密:战争胜利方的清朝为何要签尼布楚条约
- 解密:宋真宗咸平之治时的人口有着什么增长?
- 用兵奇才缘何多是书生:解密历史上那些书生名将
- 解密:清代诗人赵翼在广州当官有什么待遇?
- 解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