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清代诗人赵翼在广州当官有什么待遇?

清代著名诗人赵翼在考场既得意又不得意 , 得意的是不负多年苦读 , 终于金榜题名 , 考上了进士 , 而且是前三名;不得意的是 , 本来考官们都认定是状元了 , 但是只因赵翼是江苏人 , 而乾隆觉得陕西好一阵没出状元 , 于是殿试改卷的时候临时改陕西的王杰为状元 , 赵翼落到了第三名 。赵翼一直以此为憾事 。
公元1766年 , 乾隆三十一年 , 四十岁的赵翼出任广西镇安知府 , 知府级别并不是很高 , 但是镇安地方偏僻 , 高官罕见 , 结果赵翼在这里倒是显得山高皇帝远 , 一官独大 , 尊贵得很 。据他自己记载 , “万山中一官独尊 , 鼓吹日数通 , 出门炮声如雷 。”仪式感倒是很强 , 每天几次音乐演奏 , 一出门办事 , 礼炮声简直像雷声一般 。冬天巡视边境 , 骑兵在前面带路的有十几批人 , 后面又有十几批骑兵 , 真所谓前呼后拥 , 威风得很 。不过在得意的同时 , 赵翼却又有点担心 , 而且有点迷信 , 担心这样的福分自己消受不了 。有一回在洗脸的时候 , 的老婆正在梳妆 , 赵翼在夫人的镜子里 , 看到自己的面容 , “适内子对镜晓妆 , 余瞥自见面于镜中” , 于是问老婆:你瞧老公这面容 , 能不能在官场一直平平安安?
【解密:清代诗人赵翼在广州当官有什么待遇?】结果没几天 , 赵翼因为小事被弹劾 , 差点被免官 , 正好碰上云南发生战事 , 于是又被启用 。赵翼在云南两年很辛苦 , “跋涉万余里” , 白天坐在马鞍上 , 晚上在军营里睡觉 , 完全是军人生活.
1769年 , 赵翼调回镇安 , 第二年 , 乾隆三十五年 , 赵翼走运了 , 调到好地方当知府:广州 。赵翼调侃自己说:“忽调广州 , 乃大富豪 。”成土豪了 , 富到什么地步呢?官署中每日耗粮食二石 , 厨房居然达到七间 , 有三口大铁锅 , 每天有几百斛热水供应 。而且还专门为知府配备了六名水夫 , 专门赴龙泉山挑烹茶的泉水 。每个月要开几次筵席 , 而且还唱戏娱乐 , “演戏召客 , 月必数开筵 , 蜡泪成堆 , 履舄交错 , 古所谓钟鸣鼎食殆无以过 。”
然而 , 在广州的好日子没过多久 , 仅仅一年 , 又调到贵州西部当地方官 , 官署在威宁山的山顶 , 海拔高 , 气温低 。到冬天 , 极其寒冷 , 往往结冰一个月不停止 , 一眼望去全是冰雪 。因为地方偏僻 , 劳力不愿意来 , 结果找个差役都难 。每天求爷爷告奶奶写信向地方索求差役、门夫、书吏 。和在广州任官的境遇简直是两重天 。“寒暄顿异若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