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国演义》中神医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件事虽然不是小说家完全杜撰出来的,但历史真相与传说故事却有很多出入,真实的“刮骨疗毒”又是怎样的呢?
一、关羽“刮骨疗毒”不是传说
《三国演义》第75回记载,关羽指挥襄樊战役期间被曹军的一名弓弩手射中了右臂,回营拔出箭,发现右臂已青肿,原来箭头有毒,毒已入骨,情况很严重 。
这时神医华佗恰好赶到,判断箭头上有“乌头之药”,已“直透入骨”,如果不早治,这条胳膊就得残废 。关羽问怎么办,华佗提出了“刮骨疗毒”的治疗方案:“当于静处立一标柱,上钉大环,请君侯将臂穿于环中,以绳系之,然后以被蒙其首 。吾用尖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刮去骨上箭毒,用药敷之,以线缝其口,方可无事 。”
关羽于是与马良弈棋,伸出右臂让华佗去割 。对这次手术过程,咱先来看《三国演义》的记载,再看《三国志》的记载 。
《三国演义》叙述得十分详细:“佗乃下刀,割开皮肉,直至于骨,骨上已青;佗用刀刮骨,悉悉有声 。帐上帐下见者,皆掩面失色 。公饮酒食肉,谈笑弈棋,全无痛苦之色 。须臾,血流盈盆 。佗刮尽其毒,敷上药,以线缝之 。公大笑而起,谓众将曰:‘此臂伸舒如故,并无痛矣 。先生真神医也!’佗曰:‘某为医一生,未尝见此 。君侯真天神也!’”
这段描写很精彩,既表现了华佗医术的神奇高超,又展现了关羽的坚毅 。《三国演义》一向推崇蜀汉,杜撰了许多神化关羽的情节,如三英战吕布、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等,但这段神奇的“刮骨疗毒”却不完全是杜撰的 。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看来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是有来历的,这个“可以有” 。
二、有关“刮骨疗毒”的史实对比
对照一下《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记载,发现有几处不同:
一是关羽中箭的部位 。《三国演义》说是右臂,而《三国志》说是左臂,《三国演义》借用了这段史料却把一个重要的细节弄错了,也许不是无心之错,而是有意为之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使刀,右臂如果不能动,比左臂受伤情况更严重,把右臂改为左臂增加了情节的紧张度 。
二是关羽所中之毒 。《三国演义》说是“乌头之药”,而《三国志》没有具体指出 。乌头是一种主要产于南方的中药,可散经络之寒而止痛,适用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的治疗,但其毒性很大,必须经过炮制才可使用,未经炮制少量即可使人中毒,轻者四肢麻木,重者躁动不安、肢体发硬、肌肉强直、抽搐,直到意识不清而昏迷 。
乌头可内服也可外用,因中箭接触“乌头之药”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很少的剂量能否致使关羽的胳膊无法动弹,这也值得怀疑 。《三国志》说关羽中箭后创伤其实已被治愈,只是每到阴雨天骨头感到疼痛,说明该毒的药性并不大 。
【揭秘: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背后真相是什么】三是关羽中毒的时间 。《三国演义》说是在攻打樊城时,也就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下半年,当时关羽率大军北上,攻击曹魏在荆州的两个重要据点襄阳和樊城,与曹仁、于禁、庞德等人率领的曹军展开激战,双方展开了多次攻防战,关羽在此战中曾经中过箭,倒也有可能,但正史并未有过记载 。
- 水浒中堂堂智多星吴用为什么对宋江敬若神明
- 后宫嫔妃来月事为拒绝皇帝一夜竟想出这法子
- 汉武帝为何竟将自己孩子的母亲全部处死?
- 揭秘:曹操智囊荀彧因何事犯了忌讳竟郁郁而终
- 揭秘:辛弃疾为何在临死之际连喊三声杀贼!
- 为啥穿洞洞鞋要穿袜子 穿洞洞鞋要穿袜子原因
- 秦始皇为什么不立皇后?从这四个方面来解读
- 揭秘:同治帝后的惠陵被盗掘皇后惨遭剖腹
- 揭秘从东汉到三国:究竟是谁分裂了大汉天下?
- 汗蒸蒸多少时间是为最佳时间 汗蒸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