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官场中的奴才:为何文武百官都称奴才

清代官员 , 常常自称“奴才” , 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 , 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 。今天人们对此似乎难以理解 , 但在清代 , 却是情理中之事 。
奴才一词 , 亦作“奴财” , “驽才” , 在中国北方各地 , 尤其是北方少数民族中 , 是一个常见词汇 。魏晋以降 , 常常作为贱称、卑称或詈骂之词 , 出现于历史记载之中 。《晋书》卷101《载记第一·刘元海》:“颖不用吾言 , 逆自奔溃 , 真奴才也” 。同书卷103《刘曜载记》:田崧骂杨难敌曰:“若贼氐奴才 , 安敢欲希觊非分 , 吾宁为国家鬼 , 岂可为汝臣 , 何不速杀我” 。《魏书》、《北史》及《通志》等书《尔朱荣传》:“葛荣之徒 , 本是奴才” 。《旧五代史》卷70 , 姚洪责骂董璋:“尔本奴才 , 则无耻 , 吾忠义之士 , 不不忍为也” 。《资治通鉴》卷102《晋记二十四》:“慕容评 , 真奴才 , 虽亿兆之众不足畏 , 况数十万乎?”至明清时期 , 宫内宦官常常自称为奴才 , 也被人骂作奴才 , 如《明史》卷244《杨涟传》:“涟大骂:奴才 , 皇帝召我等 , 今已晏驾 , 若曹不听入 , 欲何为?” 。
另一方面 , 在北方民族中 , 臣与奴才本属一意 , 并无多少分别 。如《宋书》卷74《鲁爽传》:“虏群下于其主称奴 , 犹中国称臣也” 。《通志》卷136同此:“北方群下言于其主称奴 , 如中国称臣也” 。《隋书》卷84《北狄》:“沙钵略谓其属曰:何名为臣?报曰:隋国称臣 , 犹此称奴耳 。”(《北史》、《通志》同此说)臣与奴才二词通假 , 起自于北方 , 由来已久 。清入关以前 , 奴才一词已出现于官方文献中 , 《清稗类钞·称谓类》:“当未入关以前 , 满洲曾贡献于高丽 , 其表文 , 自称‘后金国奴才’ 。可见奴才二字之来历 , 实为对于上国所通用 , 其后逐相沿成习耳 。”可见 , 满洲旧俗 , 以奴才与臣相等 , 并不以为有辱国体 。
清廷起于北方 , 满语中有阿哈(Aha) , 汉语意译为“奴才” 。沿其旧俗 , 奴才一词在社会上也得以广泛使用 , 当时及后世各种小说中也常有反映 。《红楼梦》33回:贾政说宝玉“该死的奴才!你在家不读书罢了” 。32回:“这会子又叫我做 , 我成了你们奴才了 。”第9回:“李贵等一面掸衣裳 , 一面说道:哥儿可听见了?先要揭我们的皮呢!人家的奴才跟主子赚些个体面 , 我们这些奴才白陪着挨打受骂的 。”第39回 , 袭人笑道:“拿着我们的钱 , 你们主子奴才赚利钱 , 哄的我们呆呆的等着 。”《儿女英雄传》第3回:“咱们这个当奴才的 , 主子就是一层天 , 除了主子家的全得靠后 。”清·孔尚任《桃花扇·听稗》:“正排着低品走狗奴才队 , 都做了高节清风大英雄!”《儒林外史》第27回:“被他妈一顿臭骂道:倒运的奴才 , 没福气的奴才 。”《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逢夫》:“公子暗想:“在这奴才手里讨针线 , 好不爽利 , 索性将皮箱搬到院里 , 自家便当 。”在很多时候 , 奴才及其衍生词语都是贱称和含有贬意的 , 如《红楼梦》第45回 , 赖嬷嬷转述斥责自己儿子的话:“你一个奴才秧子 , 仔细折了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