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是什么家思想 荀子是什么家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灿烂悠长的文化和历史,有代表诸子百家的圣贤人物,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等,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人物是对文化的传承和热爱,下面请看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的知识介绍 。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1
荀子是儒家 。
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 。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 。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 。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论’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
扩展资料
荀子的文章
荀子的文章论题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有很强的逻辑性 。语言丰富多彩,善于比喻,排比偶句很多,有他特有的风格,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 。他的文章已有语录体发展成为标题论文,标志着我国古代说理文趋于成熟 。对后世说理文章有一定影响 。
《荀子》中的五篇短赋,开创了以赋为名的文学体裁;他采用当时民歌形式写的《成相篇》,文字通俗易懂,运用说唱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学术思想,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荀况不愧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杰出的文学家、教育家 。此外,荀子还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
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2
荀子名况,字卿,也叫孙卿 。战国末期赵国人 。他的生卒年代至今尚难考定 。从记载看来,他的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98年至公元前238年之间 。他曾游学于齐,在“稷下学宫”讲学,被尊奉为老前辈 。后来又做过楚国的兰陵令,他还到赵国议过兵,去秦国考察过政治,晚年定居于楚国兰陵,从事著作和教育 。他的弟子很多,著名的有韩非、李斯 。
现存《荀子》三十二篇,除书末六篇是弟子附加的以外,大都可认为是出于荀子的手笔 。荀子生活于战国末期,当时各诸侯国经济、政治联系越来越密切,建立统一的国家,结束战国以来“诸侯异政,百家异说”的局面,已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 。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这种历史发展的趋势 。
荀子在社会历史观方面,发展了前期法家主张变革的思想,认为社会是不断前进的,是一代胜过一代,他高度赞扬推行法治的秦国:“威,强乎汤武;广,大乎舜禹 。”远远超过历代“先王” 。因此,他提出“法后王”的进步历史观 。
荀子在人性论上,他和孟子的“性善论”相对立,主张“性恶论” 。他说:人性就是“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里好愉逸” 。认为人都有“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的本性 。故有“欲”必争夺,造成天下大乱,所以他认为人性是“恶”的 。
荀子的“性恶论”重视后天的学习和积累,强调环境影响的作用 。即他所说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人为)也 。”因此,荀子认为人们只要肯学习受教育,就有由恶转善的可能 。故他不承认有什么“天才” 。认为所谓的“圣人”也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积累的 。“非天性也,积靡使然也 。”因此,荀子的“性恶论”在重视后天学习,强调环境影响作用方面 。
荀子政治上的`“礼治”论,是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的 。既然认为人性是“恶”的,故他主张“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以使天下都转而为善,而趋于治 。他认为人类是先天平等的,后来只是由于“君子”受教育能“积礼义”成为“善”者;而“小人”由于未受教育,“恶”的本性未改,遂成为“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