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努尔哈赤与李成梁的真实关系究竟是怎样( 六 )


还可以就几个问题行分析:
第一,关于年龄 。以上记载的年龄,大体有:“俱幼”;“奴方十五六岁”;“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成梁雏畜哈赤”;“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李成梁雏畜哈赤”;“死时,奴儿哈赤甫四岁” 。这些记载,显然全都是错误的 。努尔哈赤生于1559年,此事件发生于1583年,努尔哈赤应为25岁 。
第二,关于身份 。此事件发生时,努尔哈赤到底是什么身份呢?以上的记载:1.“俱幼,李成梁抚之”;2.“初,清太祖赞画成梁军务在幕中”;3. “奴儿哈赤方幼,李成梁直雏视之”;4. “时奴儿哈赤年十五六,抱成梁馬足请死,成梁怜之,不杀,留帐下卵翼如养子” 。其身份多数记载为世事不知的可怜少年 。但有一条记为:“初,清太祖赞画成梁军务在幕中”,似乎记载努尔哈赤原来曾在李成幕中服务过 。
第三,关于关系 。李成梁同努尔哈赤的关系究竟如何呢?从以上记载看,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或说是很亲密的 。诸如:或“俱幼,李成梁抚之”;或“奴方十五六岁,请死,成梁哀之”;或“留帐下卵翼如养子”;或“抚奴儿哈赤与其弟速尔哈赤如子” 。李成梁生于1526年,此时应为58岁,长于努尔哈赤23岁 。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形同父子是可以的 。
第四,关于结局 。事件结局努尔哈赤承袭了何种官职呢?或“指挥”,或“都指挥”,或“都督” 。实际上努尔哈赤承袭的是“都指挥”职 。
以上私家笔记记载的真实性究竟如何呢?这些作者几乎全部是当时人或当事人 。他们的记载,或为亲眼目睹,或为亲耳听闻 。著名清史学者谢国桢说:“王在晋《三朝辽事实录》,边事一时有一时代之不同,读此最可见当日之情势 。”(谢国桢:《清开国史料考》,卷1,22页 。)《三朝辽事实录》之作者王在晋,天启二年(1622年)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登莱 。本书根据当时朝臣奏章邸报编撰而成,可补清朝官书之不足,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山中闻见录》的作者管葛山人彭孙贻是明末清初时人 。本书就是他的“友人佐辽幕者所记”,由彭公“据以成书” 。罗振玉称赞此书“记明季关外兵事颇详” 。此书史料价值,极为珍贵 。
据此,我们对上述私家笔记记载的真实性,应该不容置疑 。那么,为什么正史对此却丝毫没有涉及呢?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清朝修史者不想让其祖先同明朝的军事将领李成梁有如此亲密的关系,不想让他们的祖先有这样一个类似父辈的明朝人 。因此,他们在正史中,就删掉了关于此事的蛛丝马迹 。
那么,努尔哈赤究竟同李成梁是什么关系呢?
努尔哈赤十岁时,母亲去世 。《大清满洲实录》记载:“十岁时丧母 。继母妒之 。父惑于继母言,遂分居,年已十九矣 。家产所予独薄 。后见太祖有才智,复厚与之 。太祖终不受 。”⒁这是说,努尔哈赤十岁时,遇到了人生的一个大不幸,母亲喜塔喇氏病逝 。继妃纳喇氏成为了他的继母 。纳喇氏对这个继子“妒之”,待他不好,“寡恩” 。因此,少年努尔哈赤没有享受到正常的母爱,备受继母的冷落 。父亲塔克世偏听继母的话,同努尔哈赤分居了,给努尔哈赤的财产“独薄” 。那年努尔哈赤才十九岁 。这就等于将努尔哈赤推向了社会 。当然,后来显祖塔克世发现努尔哈赤不是等闲之辈,“有才德,复厚予之,上辞不受” 。努尔哈赤可以自立了,不愿意接受父亲的关照 。
但是,他在十五六岁的时候,曾被辽东名将李成梁收养,在其部队当了三年兵 。这是努尔哈赤人生的一大际遇 。这三年,使他的武艺大为长进,刀、弓、剑、棍等都能娴熟运用 。与敌人接阵时,努尔哈赤表现神勇,常常瞬间便将敌人斩于马下 。这三年的军旅生涯,成为了努尔哈赤一生的重要的军训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