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袁崇焕之死的罪名争议:三条罪名均属牵强

冤案主角
袁崇焕(1584~1630年) , 字元素 , 号自如 , 广东东莞人 , 明末著名军事家、抗清(后金)名将 。他曾多次以少敌多击败强敌 , 被皇太极称为15年来从未有过的劲敌 。崇祯三年(1630年) , 崇祯帝被后金的反间计迷惑 , 以通敌谋叛罪将袁崇焕凌迟处死 。
冤案特点
袁崇焕一生在保卫明朝、抗击后金的战场上无一败绩 , 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广渠门大捷、左安门大捷等胜利 , 却因后金忌惮被施以反间计 , 加上本已因袁崇焕自恃尚方宝剑擅杀毛文龙而隐忍在心的崇祯帝也对其有所忌惮 , 最终被判凌迟 , 死于北京甘石桥 。
起伏抗敌路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 , 后金首领努尔哈赤起兵攻明 , 逼近山海关 。天启二年(1622年) , 明军广宁大败 , 13万大军全军覆没 , 40多座城池失守 , 明朝边关岌岌可危 。在国家危难之时 , 袁崇焕挺身而出 , 镇守辽东 。天启六年(1626年)正月 , 努尔哈赤率兵13万 , 攻打孤立无援的宁远 , 却被袁崇焕的1万守军打得大败而归 。努尔哈赤在战斗中被打伤 , 不久郁郁而死 。
当袁崇焕在辽东带兵与后金大战时 , 明朝廷内部却被阉党魏忠贤控制 , 百官对其阿谀奉承 , 各地巡抚官员为其修建生祠 。宁锦之战告捷 , 朝廷论功行赏 , 廷臣纷纷赞许此战功劳为魏忠贤调度有方 , 魏忠贤的义子也因此封侯 , 而袁崇焕却只升一级 。当时 , 兵部尚书霍维华认为不公 , 上疏请求让荫 。魏忠贤拒绝其请求 , 并派其党羽以袁崇焕不救锦州为由弹劾他 。袁崇焕不得已请求辞职还乡 。
天启七年(1627年) , 明熹宗去世 , 思宗崇祯帝即位 , 建立东林党内阁 , 魏忠贤被诛 , 朝臣纷纷请召袁崇焕还朝 。崇祯元年(1628年) , 袁崇焕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 督师蓟、辽 , 兼督登、莱、天津军务 。袁崇焕在皇帝召见时慷慨陈词 , 计划以五年复辽 , 并疏陈方略 , 但也表示自己在边关立功 , 唯恐朝廷人士妒功中伤 。崇祯皇帝告其无须疑虑并赐其尚方宝剑 , 允其在复辽前提下方便行事 。此外 , 皇帝再加奖勉 , 赐他蟒袍、玉带和银币 。袁崇焕领了银币 , 但以未立功勋为由 , 不敢受蟒袍、玉带之赐 , 上疏辞谢 。
擅杀毛文龙
袁崇焕还未到任 , 宁远已因欠饷发生兵变 。袁崇焕到达辽东后 , 迅速平定兵变 , 稳定边疆 。崇祯二年(1629年) , 崇祯帝加封其为太子太保 , 并赏赐蟒袍、银币 。袁崇焕在辽东大力整顿军务 , 但在做准备事宜时与其他将领发生矛盾 。其中 , 级别最高的是毛文龙 。毛文龙也是明朝抵抗后金的名将 , 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 , 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 曾收复皮岛(今属朝鲜)、长山岛等沿海岛屿 , 战功卓著 。但有人指责毛文龙有贪功、冒饷、不肯受节制、难以调遣等问题 。崇祯二年(1629年)五月二十九日 , 袁崇焕以阅兵为名检阅毛文龙部 , 宣布毛文龙十二条当斩之罪 , 如不受管控、谎报军功、私通外夷等罪名 。说完之后 , 袁崇焕抽出尚方宝剑斩毛文龙于帐前 , 众将痛哭 。袁崇焕恐怕兵变 , 把其部队分为四份 , 分别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