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王朝的沙丘政变:揭露历史的巧合与蓄意阴谋

说起大秦帝国灭亡的原因,就不能不谈沙丘政变 。因为沙丘政变直接导致了昏庸无道的胡亥上台和祸国殃民的赵高掌权,从而改变了大秦帝国的命运,导致了大秦帝国迅速走向灭亡 。那么,沙丘政变到底是历史的巧合?还是蓄谋已久的惊天阴谋?
【大秦王朝的沙丘政变:揭露历史的巧合与蓄意阴谋】沙丘,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赵国境内的古地名,在现今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境内 。在中国历史上,沙丘这个地方曾发生过两次影响历史进程的政变: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废长立幼,导致王子争权,结果一代雄主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另一次是本文将要重点谈到的政变,此次政变发生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巡游至沙丘,病逝 。赵高、胡亥、李斯三人串通篡改秦始皇临终诏书,逼死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秦二世 。
有意思的是,沙丘仿佛是历史巨人的黑洞,赵武灵王和秦始皇这两位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具雄才大略的君王,竟然都死在沙丘 。而在战国时期,赵国与秦国又是时代仇家 。因此民间有个传说,说赵高是赵武灵王转世,是专程来毁灭秦始皇和大秦帝国的 。
民间传说当然不太靠谱,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可以,但如果真要正儿八经地去研究历史,依据民间传说来说事,恐怕就要贻笑大方了 。不过,司马迁在《史记·蒙恬列传》中提到赵高身世时说:“ 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 。”还是值得留意 。如果赵高真的是赵国王族的远亲,那么,赵高为什么就不可能是隐藏在秦始皇身边的高明间谍?
秦始皇之所以进行第五次巡游,是因为在公元前211年,发生了三件咄咄怪事:1、出现“荧惑守心”的天文现象;2、有陨石坠落到东郡;3、秦始皇的某个使者在华阴平舒道遇到“山鬼” 。面对这三件当时人力无法解释的怪事,秦始皇只好求助于古老的占卜,结果是“游徙吉” 。为了趋利避害,秦始皇因此决定在次年(公元前210年)进行第五次巡游 。
现在我们回头来看公元前211年所发生的三件怪事,除了第一件事,其他两件怪事的背后,似乎都隐隐暗藏着黑手 。理由之一:陨石坠落在东郡后,便有人在陨石上刻下“始皇帝死而地分”这几个字 。理由之二:使者把遇到山鬼的事说得神乎其神,有须有尾 。但这里需要一个前提,即那个使者不撒谎 。如果使者与人串通或被人收买,那么他所说的“山鬼”拿出一块璧玉挡住使者说:“把这块璧玉交给滈池君 。“之后又说:“今年祖龙死 。”然后就凭空消失等话还可信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使者被收买或与人串通,他的话就不可信 。但秦始皇为什么就相信了呢?一种可能是秦始皇对使者过份信任,认为使者不会对自己撒谎;另一种可能是,秦始皇想不通自己八年前沉入江底的璧玉,为何会重新出现在眼前?秦始皇想不通,便把此事归结为鬼神之力,于是就相信了使者的“鬼话” 。
实际上,关于沉入江底的璧玉重新出现这事,也有几种可能:1、有心人派人入江打捞 。璧玉沉江,水流湍急,一般人的确是很难在打捞上来 。但那只是一般人,如果有心人想要打捞上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不过这是笨办法,可能性较小 。2、八年前秦始皇命令沉入江底的那块璧玉,被有心人暗中收藏起来,根本就没有沉入江底 。如果有人预谋算计秦始皇,这是很有可能的 。3、世间有一块璧玉,与八年前秦始皇沉入江底的那块璧玉一模一样 。预谋算计秦始皇的人提前留心八年前沉入江底那块璧玉的模样,或寻找遗留民间的另一块璧玉、或仿制出一块璧玉,都是有可能的 。
4、八年前沉入江底的那块璧玉与秦始皇眼前的这块璧玉不是同一块 。据史料记载,当时秦始皇自己也不能确定眼前的这块璧玉与八年前的那块璧玉是不是同一块,因此叫人来鉴定,鉴定的结果是同一块 。这里面就有文章了,那位鉴定璧玉的人是否忠诚可靠?他会不会也已经被人收买或与人串通了呢?如果是,那么即便两块璧玉不是同一块,他也能说成是同一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