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贸易理论起源于,自由贸易理论的核心思想( 二 )


自由贸易政策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代表人物是:凯恩斯,是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当时,他否认保护贸易政策会有利于国内的经济繁荣与就业.在大危机以后,凯恩斯转而推崇重商主义.他认为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确实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缓和危机.他的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理论:
1.对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提出批评
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不适用于现代社会,因为该理论是建立在国内充分就业这个前提下的.古典学派认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应当是进出口平衡,以出口抵偿进口,即使由于一时的原因或由于人为力量使贸易出现顺差,这也会由于贵重金属移动和由此产生的物价变动得到调整,进出口仍归于平衡.他们认为,不要为贸易出现逆差而担忧,也不要为贸易出现顺差而高兴,故主张自由贸易政策,反对人为地干预对外贸易.
凯恩斯认为古典学派自由贸易理论过时了.首先,20世纪30年代,大量失业存在,自由贸易理论"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其次,古典学派自由贸易论者虽然以"国际收支自动调节说"说明贸易顺、逆差最终均衡的过程,但忽略了在调节过程中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所产生的影响.凯恩斯人,应当仔细分析贸易顺差与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作用.他认为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凯恩斯指出,一国总投资包括国内投资和国外投资.
2,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乘数或倍数理论.增加的国民收入的总量会相当于原增加投资量的若干倍.凯恩斯认为,增加的倍数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
乘数K=1/(1-边际消费倾向)
国民所得的增加=乘数 乘以 投资的增加量
凯恩斯支持者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为超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由贸易理论如何进行论证的:
比较优势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内容提要:比较优势原则本身是在不断演进与发展的,经历了由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比较优势发展的过程,即比较优势理论由过去的单一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能更加有效地发挥各个经济实体的潜在生产效能,从而实现经济总量上升 。关键词:比较优势,发展,内生化,国际贸易 正文:比较优势是各个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原则 。当我们在考虑比较优势理论如何应用于我们实际的社会环境时,我们应该首先意识到比较优势原则本身是在不断演进与发展的,要想更完美的运用比较优势原则,我们需要彻底地探索比较优势理论的渊源与发展,当我们全面、综合地了解了比较优势时,才会避免对它的误读误用 。从19世纪初大卫.李嘉图嘉图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经过了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优势、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的规模经济优势,再到现代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经历了由外生比较优势向外生与内生比较优势并重、单因素比较优势向多因素比较优势发展的过程,即比较优势理论由过去的单一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为综合比较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政治经济学史上,首先把优势区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把劣势区分为绝对劣势和相对劣势 。斯密认为在一个自由市场竞争的社会里,任何国家、组织都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绝对天然优势,比如完美的自然环境发展条件(气候、土壤、矿藏等自然优势),优秀的国民素养(劳动熟练程度和技术)等等,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组织对外经济交往的最基本的条件 。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都可以使一国在生产上和对外贸易方面处于比其他国家绝对有利的地位 。“如果各国都按照各自的有利生产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总量 。”[i]为此,亚当·斯密提出了自己著名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基本原则,即“只要甲国有此优势,乙国无此优势,乙国向甲国购买,总是比自己制造有利” 。现实世界中,一些国家对某一种资源的垄断和战略地位优势的独占,因而就具有了其他国家、区域和组织不具有的绝对优势,像南非拥有黄金蕴藏开采的天然优势,中亚国家蕴涵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因此,这些国家和地区组织就可以利用自身所拥有的绝对优势开展经济交往,从而获得发展的各方面的便利条件,因为这些绝对优势是其他国家、地区和组织所没有拥有的独到优势 。而实际情况却是,具有天然和人为的绝对优势的主体是少之又少,依据这种理论的逻辑推断:那些没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区域和组织似乎只能贫穷落后,只能倚赖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