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14例恐怖杀夫案:那些高智商犯罪的古代女犯( 二 )


案例二:闻哭察奸
传说春秋时候郑国的著名大夫子产曾经破过这样一个疑案:有天清晨,他正坐车去上朝,经过一个村庄时,听见远远的传来一个妇女的哭丧声,他按住赶车人的手要他把车停下,仔细听了一会,就通知官府把那个哭丧的妇女抓来审问 。那妇女很快就承认了亲手绞死丈夫的罪行 。过了几天,那个赶车人问起子产怎么会知道那个妇女是罪犯的?子产回答说:“人们对于他们所爱的亲人,亲人开始有病的时候就会感到忧愁,知道亲人临死的时候就会感到恐惧,亲人去世了就会感到哀伤 。那个妇女在哭他已经死去的丈夫,可是她的哭声却让人感到不是哀伤而是恐惧,因此肯定是内心有鬼 。”
奇怪的是,被韩非作为反面典型而例举的这个故事,却被后人广泛推崇,出现了很多相似的事例,只是后世的这些故事大多还有经过尸体检验的证据 。
案例三:双钉连环案
更奇特的是宋朝时张詠破的钉头连环案 。
张詠也是宋代著名的传奇性的法官,有大量关于他的破案故事 。据说在他担任益州(治所今四川成都市)长官兼西川路同捉贼招安使的时候,有一次路过一个街坊,听见街坊里面传出哭声 。他认为这哭声也是“惧而不哀”,赶紧要手下去查看 。那人回来报告说:“有个妇女在哭丧,说是丈夫突然暴毙 。”
张詠吩咐把那个妇女抓到官府去严加审讯 。负责此案的一个官员去检验尸体,起先看不出什么异样情况 。回家休息时,他的妻子提示他:“仔细搜查一下死者的发髻,一定会找到证据的 。”那官员依计而行,果然发现了有一根大铁钉深深地钉在死者的顶心 。那官员破了这个案子,满心欢喜,到处宣扬自己的妻子的能干,在向张詠汇报时也提到了自己妻子的提示 。
张詠口头上表扬一番,说是要给他妻子一笔奖励 。等到那官员一离开,张詠又委派其他的官员来审查他的妻子,结果那官员的妻子承认,原来曾经用这个办法谋杀前夫,以后才嫁给那个官员的 。开棺验尸,那个前夫的骷髅头上赫然有根锈迹斑斑的铁钉 。于是张詠判决,将前后这两个钉死丈夫的妇女一起在市场上处决 。
这个故事后来被编为包公戏《双钉案》 。
案例四:烊锡灌喉杀夫案
《洗冤集录》里的这些检验注意点在后世被广泛使用,在司法实践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而犯罪的手段也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 。
清朝人刘世馨撰写的《粤屑》,记载了一件明代在广东新兴县发生的奇案 。新来的李知县出城,看见一个坟堆前有一个盛装女子在哭丧 。再定睛细看,却是穿着丧服,问随从,随从都说老爷看错了,那是个服丧的妇女在哭坟 。李知县就要衙役将这妇女带回衙门调查 。到了衙门里,李知县审问这个妇女,那个妇女说:“我丈夫病死,邻居都知道 。今日正做‘七七’,到坟前奠祭,哪里会穿艳服?”李知县传四邻来问话,四邻都说这个妇女的丈夫确实是病死的 。这李知县仍然不释放这妇女 。这妇女的夫家没有其他人,邻居见李知县如此固执,就帮这个妇女出面,到府衙申诉,告发李知县“无故拘押寡妇” 。知府发下文件,要求李知县在半个月内放人,如果查不出犯罪情节,就要按照“故入人罪”处罚(反坐所加给他人的罪名,折为行政处分,革职罢官) 。
李知县慌了手脚,只得亲自化装潜出县城,到附近一带查访,连着几天,毫无收获 。有一天傍晚,正好遭遇小雨,见山脚下一户草房,便走近请求能躲避一时 。那草屋里有个中年村妇,让他进了屋 。李知县自称是路过的外地算命先生,请求能否借宿一晚 。这时那村妇的儿子恰好回家,李知县取出一点银钱,请村妇准备饭菜,那村妇笑道:“我家又不开饭店,只有粗茶淡饭,怎么可以让客人破费!”一来两去,彼此热络 。李知县和那儿子喝着老酒,说些闲话,那儿子很快有了醉意,问李知县:“你从城里过,知道现在的知县吗?”李知县说:“知道,听说是个姓李的 。”那儿子说:“你不知道那李知县很快就要因为那个女人的案件罢官了!这事哪怕是包龙图再世也搞不清了,可是偏偏只有我才搞得清!”讲到得意处,那儿子拍着桌子说:“老实告诉你,我实际上是靠做小偷来养活母亲的 。那户人家我也去打探过,那晚见屋门虚掩,闪进门去想拿点东西,这时就见本地的一位武举人老爷进来,我只好躲到暗处 。这位武举老爷好象和那女人很亲热,那生病的丈夫躺在里间床上呻吟,那女人说药已经煎好了,就端着一个铜勺走进去,把勺里的东西倒进去那丈夫的嘴里,那丈夫惨叫一声就死了 。我看见那铜勺里的是熔化的锡液!我实在害怕,就乘机溜走了 。这种事情官府如何能知道!”李知县听了心中大喜,问那儿子:“你为什么不去告发?”那儿子说:“俗话说‘夤夜入人家,非奸即盗’,我去告发不是自投罗网?”李知县劝告那儿子:“小偷不可以做长久的 。我和你一见如故,明天跟我进城,我的行李里有点银子,送给你做个买卖本钱吧!”那儿子当然也很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