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没有大团圆的结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四大喜剧口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没有大团圆的结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四大喜剧口诀

文章插图
时代的灵魂……舞台的奇迹……你的艺术是永恒的纪念碑,只要你的书在,你就永远活着……他不属于一个时代,他属于千秋万代 。
——【英】本·琼森
当我读到莎士比亚的第一页时,我的一生就都属于他了!
——【德】歌德
关于伊丽莎白一世女王时代整个的戏剧情形,以及莎士比亚如何写起戏来,大体如美国作家爱默生所言:“莎士比亚的青年时代正值英国人需要戏剧消遣的时代 。客栈庭院,不带屋顶的房子,乡村集市的临时围场,都成了流浪艺人现成的剧院 。人们喜欢由这种演出带来的新的快乐……它既是民谣、史诗,又是报纸、政治会议、演讲、木偶剧和图书馆,国王、主教、清教徒,或许都能从中发现对自己的描述 。由于各种原因,它成为全国的喜好,可又绝不引人注目,甚至当时并没有哪位大学者在英国史里提到它 。然而,它也未因像面包一样便宜和不足道而受忽视 。”
包括托马斯·基德、克里斯托弗·马洛、本·琼森在内的一大批与莎士比亚同时代,且名气并不在他之下的诗人、戏剧家,全都突然涌向这一领域,便是它富有生命力的最好明证 。
那时的情形是(今天也未必不是),对于为舞台写作的诗人(今天的编剧大多已不是诗人),没有比通过舞台把握住观众的思想更重要的事,他不能浪费时间搞无谓的试验,因为早有一批观众等着看他们想看的,那时的观众和他们期待的东西非常之多 。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没有大团圆的结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四大喜剧口诀

文章插图
莎士比亚也不例外,当他刚从外省乡下的斯特拉福小镇“漂”到帝都伦敦搞“文创”时,那儿的舞台早已经开始轮流上演大量不同年代、不同作家的剧本手稿 。
众口难调,有的观众对《特洛伊传奇》每周只想听一段,有的观众则对《恺撒大将之死》百听不厌,根据古希腊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改编的故事总能吸引住观众,还有观众对演绎从传说中的亚瑟王直到亨利王室的大量历史剧十分着迷 。总之,连伦敦的学徒,都能对许多凄惨的悲剧、欢快的意大利传奇,以及惊险的西班牙航海记耳熟能详 。所有这些历史、传奇,上演之前都或多或少经过剧作家的改编加工,等剧本手稿到了舞台提词人的手里,往往已是又脏又破 。
时至今日,早没人说得出谁是这些历史/传奇剧的第一作者 。长期以来,它们都属于剧院财产,不仅如此,许多后起之秀又会进行修改或二度编剧,时而插进一段话,植入一首歌,或干脆添加一整场戏,因而对这多人合作的剧本,任何人都无法提出版权要求 。好在谁也不想提,因为谁都不想把版权归个人,毕竟读剧本的人少之又少,观众和听众则不计其数 。何况剧作家的收入源于剧院演出的卖座率及股份分红 。就这样,无数剧本躺在剧院里无人问津 。
莎士比亚及其同行们,十分重视这些丢弃一旁、并可随拿随用的老剧本 。如此众多现成的东西,自然有助于精力充沛的年轻戏剧诗人们,在此之上进行大胆的艺术想象 。
无疑,莎士比亚的受惠面十分广泛,他善于、精于利用一切已有的素材,从他编写历史剧《亨利六世》即可见一斑,在这上中下三部共计6043诗行的作品中,有1771行出自他之前某位佚名作家之手,2373行是在前人基础上改写,只有1899行属于货真价实的原创 。
这一事实不过更证明了莎士比亚并非一个原创性的戏剧诗人,而是一个天才编剧 。但不得不承认,且必须表达由衷钦佩的是,莎士比亚是一位世所罕见的顺手擒“借”的奇才,干脆说,他简直是一个既擅、又能、还特别会由“借”而编出“原创剧”的天才 。不论什么样的“人物原型”“故事原型”,只要经他的艺术巧手灵妙一“借”,笔补神功,结果几乎无一不是一个又一个的“原型”销声匿迹无处寻,莎剧人物却神奇一“借”化不朽 。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无不如此 。因而,对于莎翁读者、观众,尤其学者,不论阅读欣赏,还是专业研究,都仿佛是在莎士比亚浩瀚无垠的戏剧海洋里艺海拾贝,无疑,捡拾的莎海艺贝越多,越更能走进他丰饶、广袤的戏剧世界 。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都没有大团圆的结局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四大喜剧口诀

文章插图
不光莎士比亚,生活在那一时代的戏剧诗人或编剧们,大都如此“创作”,因为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作品的原创性兴致不高,兴趣不大 。换言之,为千百万人独创的文学,那时并不存在 。在那个还没有文学修养的时代,无论光从什么地方射出,伟大的诗人都把它吸收进来 。他的任务就是把每颗智慧的珍珠,把每一朵感情的鲜花带给人们;因此,他把记忆和创造看得同等重要 。他漠不关心原料从何而来,因为无论它来自翻译作品,还是古老传说;来自遥远的旅行,还是灵感,观众们都毫不挑剔,热烈欢迎 。早期的英国诗人们,从被誉为“英国文学之父”的乔叟那里受惠良多,而乔叟也从别人那里吸收、借用了大量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