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齐国名相管仲与鲍叔牙也能成为好朋友?

【揭秘:齐国名相管仲与鲍叔牙也能成为好朋友?】管仲,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周穆王的后代 。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
齐僖公三十三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 。齐桓公元年,管仲任齐相 。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 。齐桓公四十一年,管仲病逝 。
管仲的容貌在《东周列国志》中记载的是:“生得相貌魁梧,精神俊爽,博通坟典,淹贯古今,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 。
如果您还想进一步了解管仲的具体形象,笔者又参阅了当年的齐国都城——山东临淄县,城南十里牛山北麓,管仲墓碑上的画像 。像中的管仲脸形圆阔,雍容大度,前额宽广,双目炯炯有神,两耳大且下垂,三缕胡须,显得文质彬彬,微闭的嘴唇,似有句句谏言,切中实弊,让君王有知音之感;又似有千言万语,春风化雨,滋润百姓心田 。
网络配图
管仲是西周皇族周穆王的后代,不到3岁的时侯父亲就死了,母子相依为命,生活贫苦 。10岁时的管仲就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耕地担柴,受尽苦难 。14岁为维持生计,背景离乡,与好朋友鲍叔牙合伙经商 。过了两年,他们又一同入伍当兵,来到位于山东的齐国 。中间经历了许多跌宕曲折、惊心动魄的事件,终于在鲍叔牙的大力推荐下,成为齐国的丞相,开始了他的英雄人生 。
如果有人问,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要素是什么呢?从管仲的名扬天下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点 。
管仲和鲍叔牙从小就是好朋友 。当时,管仲家里很穷,又要奉养母亲 。鲍叔牙知道了,就主动找管仲一起做生意 。所有本钱几乎都是鲍叔牙出资的 。可是,当赚了钱以后,管仲的分红却比鲍叔牙还多 。鲍叔牙的仆人看不惯了说:“管仲不仁义,出钱的时候拿的少,分钱的时候却拿的多!”鲍叔牙却说:“不许这么说!管仲家里穷,这些钱对他的作用比对我大 。”
齐桓公即位后,决定封鲍叔牙为丞相,鲍叔牙却对齐桓公说:“管仲各方面都比我强,应该请他来当丞相才对呀!”齐桓公惊讶地反问道:“你不知道他是我的仇人吗?”鲍叔牙回答道:“管仲,天下奇才,英明盖世,才能超众 。”齐桓公又问鲍叔牙:“管仲与你比较又如何?”鲍叔牙沉静地指出:“管仲有五点比我强 。一是宽以从政,惠以爱民;二是治理江山,权术安稳;三是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四是制订礼仪,风化天下;五是整治军队,勇敢善战 。”鲍叔牙进一步谏请齐桓公释掉旧怨,化仇为友,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话,把已经被他抓住,成为死囚的管仲重新赦免,并聘任为丞相,而管仲也真的辅助佐齐桓公成就了霸业 。
管仲非常感激鲍叔牙,他说:“我曾经和鲍叔合伙做生意,自己多拿分红,鲍叔不计较,反而怜悯我的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办事,结果办砸了,鲍叔不骂我,反而安慰我时运不济 。我三次做官被免,鲍叔不嫌我,反而替我申辩没有遇到明主 。我三次临阵脱逃,鲍叔不弃我,反而理解我为母偷生 。我的主人公子纠失败了,我的同僚召忽为他自杀,我却做了俘虏,鲍叔不羞我,反而说我忍小节,谋大义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鲍叔推荐管仲以后,自己甘愿做他的下属 。鲍叔的子孙世世代代在齐国吃俸禄,得到了封地的有十多代,很多成为有名的大官 。后来的天下人往往忽略了管仲的才干,而是去更加赞美鲍叔无私助友的高贵品德 。由此看来,小人和君子也能成为好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