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炎的含义,什么是流氓主义( 二 )



跋就是写在书后、文后的序 。
序这种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后代有的还很像是抒情散文 。有的序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有的序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有的序抒情成分较多,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
《史记》中的书、表、传的序,都是在议论中夹着感慨,借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和对所记叙的人与事的态度 。《〈战国策〉序》则历述从春秋至战国的转变,通过叙事表现作者的道德礼仪观以及对纵横游说之士作品的评价 。后来的“史序”便都是继承了汉代这类序文的传统,例如欧阳修编写《新五代史》中的《一行传序》、《伶官传序》等即是 。至于读古代书籍文章而写的序,例如曾巩的《〈战国策〉目录序》、《〈新序〉目录序》等,更是以议论为主 。
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的序不多见,典型的是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序》 。它是作者读了李翰所作的张巡传后写在该传后面的,大半篇幅记载张巡的事迹,以补李翰传文的不足 。而在文章的前半部分却用了两大段发表议论,以批评“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的时弊 。因此这篇文章虽然以叙事为主,但这篇并不是传记,还是序 。
抒情成分较多的序,多半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 。例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等 。柳宗元的《愚溪诗序》和欧阳修的《释秘演诗集序》,虽然一个是为自己的《八愚诗》作序,一个是为某一人的诗作序,但也属此类 。这种序的抒情,也都离不开议论和叙事,如《春夜宴桃李园序》 。
从唐代起,序又称为“引”,刘禹锡所作的序,都写作“引”,如《彭阳唱和集引》、《吴蜀集引》等 。苏洵也以引为序,如《族谱引》之类 。这是作家的习惯问题 。刘禹锡的父亲叫刘绪,绪、序同音,苏洵的父亲叫苏序,因为要避父名,所以二人改序为引 。这本来是特殊情况造成的作家个人的规矩,但由于刘、苏的影响,后来也有人作起“引”来,那就与避讳无关了 。
最初书、文只有序 。自从序固定在书、文的前边以后,作者如果还有要说的话,或者别人要把心得、意见、考证等内容写上去,就写在书、文之后,称为后序(如韩愈的《张中丞传后叙》)、题某某后(如柳宗元的《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等等,到了宋代,就把这种文章称为跋 。例如,欧阳修的文集中就有几十篇跋 。
跋与序虽然是一回事,但在语言上却略有不同 。因为跋或后序、题后之类实际是对序的补充,所以一般都更为简劲峭拔,不像序那样详细丰富 。
书话
书话”这个名称大概是从“诗话”、“词话”、“曲话”演化而来的 。可以从书话的发轫:清末学者叶昌炽、叶德辉的《藏书纪事诗》(藏书诗传)、《书林清话》(系统的书史,最重要最古典的早期书话作品)看出一些痕迹 。书话是一种怀旧文字,论说的对象主要是现代书刊,钩沉那些渐为人世淡忘而值得一怀的“老版本” 。年代稍久远一些,最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书刊 。那时段,社会矛盾交错,各种思潮纷杂,笔墨格斗激烈;大家多,鲁迅、胡适,各领风骚;可卷可点的作品多,文人的趣闻逸事多 。大致是不离书人书事,注重关于书的掌故、事略 。笔者认为,唐弢先生的“四个一点”,还是迄今比较完善的表述 。“一点事实”,即捡一点即可,不宜甲乙丙丁,铺开来说;“一点掌故”,要有知识性,要鲜为人知,大家都知道,何劳你说;“一点观点”,要有独特见解;“一点抒情”,笔端带情,带有点书卷气 。与古人书跋和书事笔记不同,今人书话的版本目录色彩愈益褪减,注重介绍关于现代书刊的内容、版本、流布和递传状况,掌故类、文献性的 。贵在情真意切,心得独出,剪裁有方 。在娓娓道来的同时,需指明路径,繁简得当,层层推进,给人以身临其境,同喜同悲的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