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原泣学翻译和原文 邴原

邴原泣学文言文解释
1. 《邴原泣学》文言文翻译
翻译:邴原从小就失去父亲,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就哭起来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 。
凡是能够学习的人,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
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就哭了 。”老师为他感到悲伤,说:“你想要读书吗?”邴原说:“我没有钱支付学费 。”
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于是邴原就开始读书 。
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论语》 。拓展内容:邴原泣学,出自《初潭集》,讲述邴原贫不丧志、刻苦学习的故事 。
邴原,东汉时人,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与名士,与管宁,华歆等称"辽东三杰" 。其在幼年丧父、生活极度贫困的情况下仍立志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感动了书塾里的教师,成就了一则学与教的佳话 。
一个"泣"字形象传神写出了邴原强烈的求学欲望 。
2. 《邴原泣学》文言文翻译
原文:
邴(bǐng)原少孤(1),数岁时,过(2)书舍(3)而泣(4) 。师曰:“童子何(5)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 。一则愿(16)其不孤,二则羡(7)其(8)得(9)学,中心(10)感(11)伤(12),故(13)泣耳 。”师恻(cè)然(15)曰:“欲书(17)可耳!”原曰:“无钱资(19) 。”师曰:“童子苟(14)有志,吾徒(18)相教,不求资也 。”于是遂就书 。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
注释:
1.孤:古文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称为“孤儿”。2.过:经过 。4.泣:小声哭 。5.何:为什么 。6.亲:父亲 。7.羡:羡慕 。8.其:指代书舍里的学生 。9.得:能够 。10.感:伤感 。11.伤:悲哀 。12.故:所以 。13.苟:如果,要是 。14.愿:仰慕 。15.书:学习 。16.徒:白白的,此处指免费上学 。17. 资:学费 。18.遂:就 。19. 卒:最终 。20.诵:背诵
翻译:
邴原幼时就丧父,(只有)几岁时,(每次)经过书塾就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答道:“失去父亲的人容易伤心,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 。我一来羡慕他们有父亲,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 。内心感到悲伤,所以哭泣 。”老师怜悯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说:“我没有钱付学费 。”老师说:“孩子你如果有志向,我将(收你为徒)传授你知识,不收学费 。”于是邴原就开始学习 。只过了一个冬天,就已能背诵《孝经》和《论语》 。
3. 邴原泣学 文言文字词解释
少孤:年少丧父 。
过:经过 。
书舍:书塾 。
亲:父母 。
愿:羡慕 。
中心:内心 。
恻:心中悲伤 。
苟:如果 。
徒:白白地,即免费 。
资:学费 。
就书:上书塾(读书) 。
得:能够 。
欲书可耳:想读书的愿望可以这么强烈!
恻然:怜悯、同情的样子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4. 邴原泣学文言文翻译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路过书塾,(听见琅琅的书声)忍不住哭了 。
(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孩子,你为什么哭泣?”邴原回答说:“失去父亲的人容易悲哀,贫穷的人容易伤感 。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有亲人(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