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各国为了占领地盘,扩充自己的国土,所以经常会发动战争 。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
唐代诗人岑参在《玉门关盖将军歌》当中说:
文章插图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qú shū) 。
这是古代唯一一首写“卒妻”的诗 。什么是“卒妻”?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从古代“军中无女”这个约定俗成的军制说起 。
在古代,行军打仗一般都是男子,他们认为军中不应该有女子 。冷兵器时代,这些驰骋疆场的将士,大都精力旺盛,正值青壮年,基于此,他们取胜的概率才会更大,这是基本常识 。
那么问题来了,作为一个自然人,这些骁勇善战的斗士,长年累月出门在外,他们是如何解决生理问题的呢?不管不问吗?当然不可以,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得很好地解决,那么长此以往肯定会出乱子 。就像一些影视剧里出现的镜头:强抢民女,祸害良人等等,这种情况如果是个案还好,最多杀一儆百,可如果很多士卒都这么干,再加上“法不责众”,那么这支部队肯定不受老百姓待见,久而久之,影响王者之师形象事小,毁坏军民团结就是自取灭亡了 。很简单的道理: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强行压制士卒的心理感受,在历史上是有血的教训的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 。曰:‘及瓜而代 。’”
春秋时期的“瓜代之约”,就是因为战士常年在外,孤独无依,齐襄公又没有很好的疏导,最终引发战士不满,从而给了连称、管至父可乘之机,最终齐襄公输掉了战争 。
出门打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关键因素在“人”,尤其在军事科技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稳定军心最重要,这是善于领兵打仗的将领首先关注的问题 。那么这件事到底要如何解决呢,越王勾践就想了一个办法 。
《越绝书·卷八》:
文章插图
句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 。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越王勾践讨伐吴国之前,精选国中寡妇送至军中,以鼓舞士气,结果,士卒都非常效忠,“得专一也” 。
古代不是说“军中无女”吗,那么,勾践打仗之前,为何一反常例,精选寡妇送到军营,他有何目的?答案毋庸置疑 。因为此事比较隐晦,甚至不怎么光彩,所以史料典籍记载的并不多 。但不得不说,勾践这一招确实很奏效,团结了军心,也避免了很多麻烦 。越王的这个做法,就是“卒妻制”的发端 。
后代很多将领也效法勾践,沿用了“卒妻制”,到了汉武帝时期,这个做法更是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了下来 。那么,汉武帝是怎么操作的呢?这里也有史料记载 。
【卒妻制是什么意思 历史上卒妻制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汉武帝外传》:至汉武始置卒妻,以待军士之无妻室者 。
意思就是,到了汉武帝时期开始正式安置“卒妻”,用来给那些没有妻子的士兵 。《唐代社会概略》中也提及,汉武帝规范了这种做法,使之制度化,在军中推广开来,从此,“军中无女”只能变成遮遮掩掩,成为人们口里的传说 。那么,汉武帝如何替这些士卒选择妻子的呢,他的做法与越王勾践不同 。
汉武帝推行的“卒妻制”有别于越王勾践,主要是在“卒妻”的选择和职责上 。“卒妻”的选择,勾践选的是国中寡妇,汉武帝则除了选择俘虏之外,还专门选择罪人妻女,当然这些触犯刑律之人,一定是身犯死罪、重罪 。而主要的职责则有三条:献技、呈身、侍宿 。字面意思很容易理解,毋庸赘述 。
对于汉武帝的做法,可不是一边倒地都叫好,例如当时有个将领就十分反对这个制度 。史料是这么记载的,《汉书·李广苏建传》当中说:
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 。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 。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大匿车中 。陵搜得,皆剑斩之 。
这段话的大意是,李陵打了败仗,士气不振,他觉得很纳闷,猜想是不是军中还有女人,是不是她们还没有被诛杀干净?事实上,大将李陵很不喜欢带“卒妻”出征,所以出征之前,他就下令将军中女性全部杀掉,结果第二天就打了大胜仗,斩杀匈奴3000余人 。所以李陵把这次出师不利归结为军中有女 。
- 泡桑葚酒和冰糖一起下吗 泡桑葚酒和冰糖的比例是多少 桑葚酒泡制多长时间为宜
- 古代一般赏赐什么 古代皇帝赏赐的黄金万两是什么 换做现在是多少钱
- 隆科多历史真相 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什么样的 形象和电视剧区别有多大
- 自己拍模卡 寄拍模卡是什么
- 韩国踩踏事件的新闻评论是什么 新闻评论是什么
- 怎么给视频制作开场动画 做动画的方法
- 肉酱如何做最好吃 制作肉酱的方法
- 电脑键盘快捷键混乱 电脑模糊快捷键是什么键盘
- gams是什么 gams里的参数可以多次复制吗
- 奶茶为什么不能喝 喝不完的奶茶是什么垃圾